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松软地层透水率较大,防渗灌浆工程吃浆量相对较大,浆液扩散极不规则,形成的防渗帷幕,包括防渗幕体厚度、力学性能、防渗效果等结构性状难以准确把握,现有的方法和技术主要采用压水试验、标贯、钻孔取心、物探等方法获取相关信息,但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防渗质量的评价。在现场进行多工况灌浆原型试验研究,通过注水试验、孔斜测定、取心测试、全断面开挖等多种方法,真实呈现防渗幕体的性状,包括幕体有效厚度及其影响范围、幕体强度性能和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在松软地层采用浆体封闭、脉动灌浆控制灌浆工艺,孔距1.5m,两排排距0.8m,并采用适宜的灌浆控制参数灌注可控性黏土水泥浆材,简便高效,孔周挤密区、结石体及胶结体形成的有效幕体均一性好,防渗效果达到5lu以下,灌后28d结石体强度达到3MPa以上。灌浆工艺和参数可直接供类似地层应用。对于不同类型地层在不同灌浆材料、灌浆工艺、灌浆参数情形下的灌浆结构性状,有必要研发物理模型进行大样本室内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兴华  白朝伟  乔白 《地下水》2022,(1):291-292
莲花台水电站坝址河床中部断层F31顺河展布,透水中等,坝基两侧岩溶较发育.坝基下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分布无规律.本文介绍了大坝基础帷幕灌浆与岩溶处理设计、质量控制及灌浆后的效果评价,说明了帷幕灌浆措施可大大减小岩溶渗漏几率,节省施工成本,是针对弱岩溶地层防渗处理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闫鼎熠  郝勇 《云南地质》2011,30(4):476-478
通过对矿山充水水源、充水途径的分析,认为矿山淹井是因为导水断层,及采空区的塌陷破坏了隔水地层的完整性。提出矿坑充填及帷幕灌浆的处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洪泉  姜全兵 《探矿工程》2011,38(11):59-62
以北京市大宁调蓄水库帷幕灌浆工程为例,对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进行详细阐述,并针对该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情况,总结了施工中针对性的经验措施,分析了灌浆前后分序地层单位注浆量及透水率的变化,评价了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大量工程实例的总结,指出岩体裂隙几何特征决定了灌浆材料对裂隙的灌入性能,从而影响帷幕的灌浆标准,建议在确定具体工程的帷幕灌浆标准时应考虑地基的地质条件,并结合拟采用的灌浆方法来进行,对一般地层常规水泥灌浆方法可达到现行的规范标准,高压灌浆、化学灌浆、超细水泥灌浆均是解决低透水性岩基灌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丁跃军 《探矿工程》2015,42(4):76-78
四川省武都水库右岸EL574 m灌浆平洞揭露出厚度2.3~9.8 m的粉细砂层,普通水泥高压灌浆无法形成可靠的防渗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湿磨细水泥、化学灌浆的组合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通过钻孔压水、大功率声波CT、单孔声波、钻孔全景数字成像等方法检测,表明达到了设计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基为深厚覆盖层,厚度达147.95m,其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冰碛层、冲洪积砾石层和砂土层透镜体组成,坝基防渗处理难度很大。为此,针对下坂地深厚覆盖层进行了专门的帷幕灌浆现场试验工艺研究,通过对浆液材料、配比、工艺措施和参数经过深入的分析,找出了一套适合于下坂地复杂地层的灌浆施工工艺,为初步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压灌浆技术在云南五里冲水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邦仞  康彦仁 《中国岩溶》2002,21(3):212-220
五里冲水库库区地质结构复杂,岩溶极其发育,不仅断裂多,溶塌体规模大,而且五里冲地下河还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库区,成为水库的主要渗漏介质. 因此,防渗帷幕的浇筑及其防渗性能的好坏,将是决定水库成败的关键。在学习了我国乌江渡电站成功的使用高压灌浆技术基础上,用4~ 6M Pa 压力的高压灌浆技术,建造了高260m,长1333m,面积达26.2万m2,钻孔总深21万m多的防渗帷幕,并处理好了帷幕线上宽31~47m ,高90m,面积3200m2 散体结构的溶塌堆积体,从而保证了水库顺利建成,并发挥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帷幕灌浆工程是一项隐蔽性工程,对其质量优劣评价只能通过灌浆资料分析后方可证实。对龙门水库沙江副坝帷幕灌浆资料的分析认为:帷幕灌浆提高了坝基防渗性及完整性,改善效果明显,满足了设计防渗标准。  相似文献   

10.
双液灌浆法是静压灌浆法的一种,通过水泥浆和速凝剂在地层孔隙和裂隙中的快速凝结,增加了地基土的不透水性,从而防止流砂、渗水等不利现象的出现。在大连取水泵房工程止水帷幕中漏浆严重部位采用该方法后,取得了较好的防渗防漏效果,为下一步的旋喷灌浆改善了施工条件。  相似文献   

11.
郭文琳  苏文博 《现代地质》2014,28(2):243-255
最近在河北涞水紫石口剖面的中元古界铁岭组-下马岭组界线(~1400 Ma)附近,发现了一套保存完好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野外观测和岩石矿物学研究显示,该古风化壳的岩性以含褐铁矿的铁质泥岩和伊利石粘土岩为主。相对上地壳平均化学组分来说,古风化壳的主量元素氧化物中Al2O3、TiO2、Fe2O3和K2O富集,SiO2轻微亏损,CaO、MgO和Na2O强烈亏损;微量元素中Sc、Cu、Ga、Zr、Hf、Nb、Ta、In、Th、Li、V、Zn、Rb、Cs、W、Pb、U、Mo和Bi等化学性质稳定或易吸附于粘土中的元素含量接近上地壳平均化学组分值或呈不同程度富集,易溶元素Cr、Sr和Cd相对亏损;稀土元素全部富集,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大,Ce正异常,Eu负异常。U/Th、Fe3+/Fe2+、Ce的正异常、化学蚀变指数与风化淋滤指数等多种指标都指示该古风化壳是在强氧化的中等到强烈的风化淋滤程度条件下形成。上述研究表明,在中元古代盖层纪(Calymmian Period,1600~1400 Ma)与延展纪(Ectasian Period,1400~1200 Ma)之交,剖面所在的华北克拉通北部应属于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考察、室内测试分析及区域对比,对王莽岭地区风化壳的特征与夷平面的形成环境进行探讨。从地貌学、古岩溶、风化壳等方面验证了王莽岭地区存在一级夷平面(1 400~1600 m)和一级古宽谷—山麓面(800~1100m)。通过对风化壳的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认为夷平面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其上风化壳脱硅富铝化作用明显,但仍属于中等发育程度;古宽谷—山麓面形成于暖湿的气候环境,其上风化壳脱硅富铝化作用不强,发育程度为中等偏弱。最后,通过区域综合对比,初步推断夷平面是形成于渐新世的太行期夷平面,古宽谷—山麓面是形成于上新世的唐县期古宽谷—山麓面。  相似文献   

13.
Planation surface is one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stabl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large scale landscape. The planation surface with the weathering crust as a whole to study is the main stream of modern planation surface research.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mainly is outcropped in the east and west of Liaodong Peninsula,and its thickness is around 4 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perties,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ation surface in Liaodong Peninsula,chemical elements and particle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this area were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CIA of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the study area is 82.70,the average value of ba((Na2O+K2O+CaO+MgO)/Al2O3)is 0.39,the average value of S/A(SiO2/Al2O3)is 4.86,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clay content is 8.31%. Compared with the red weathering crust of the karst area in the south of China,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leaching rate of salt base,low aluminization degree and weak visco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geomorphologic features,the development of red weathering crust in the study area mainly went through four stages: (1)karst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whole rock mass above the base level of ancient erosion,and the geomorphologic fluctuation gradually increased;(2)geomorphologic fluctuation reached the maximum,and covered karst and gray weathering crust began to develop;(3)karst double-layer planation surface basically formed;(4)the development of gray weathering crust nearly stopped. With the tectonic movement,the gray weathering crust,which was originally located below the base level of ancient erosion,was all elevated above the base level of modern erosion to form red weathering crust. Therefore,the planation surface in the study area is ancient planation surface,and the development stage is lateralization stag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preliminary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and sea level change in the Liaodong Peninsula from the Neogene to present.  相似文献   

14.
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为了探讨辽东半岛夷平面的性质、形成环境等发育特征,对该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粒度测试。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主要出露于半岛东西两侧,厚度多在4 m左右,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2.70,ba值((Na2O+K2O+CaO+MgO)/Al2O3)平均为0.39,S/A值(SiO2/Al2O3)平均为4.86,黏粒含量平均为8.31%。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的产物,推测其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与南方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相比具有盐基淋溶率低、富铝化程度低和黏化作用弱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地貌特征,认为研究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 (1)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地貌起伏逐渐增大;(2)地貌起伏达到最大,覆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壳开始发育;(3)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4)灰色风化壳的发育近乎停止,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壳。因此,研究区的夷平面为古夷平面,发育阶段为红土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辽东半岛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的南岭东段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地貌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的特色矿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离子吸附型矿产的形成与否,与风化壳密切相关,而风化壳的发育及保存与微地貌等特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利用DEM技术,结合搜集到稀土矿点及矿区数据,对含有稀土的地貌单元进行地形因子定量分析,以总结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地貌条件。借助GIS技术,利用DEM提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地形特征等各类地貌因子值,并与南岭东段的成矿矿点及矿区进行叠加分析,统计计算矿点及矿区所处位置的地貌因子值,进而探讨风化壳型稀土资源赋存的有利地形地貌环境。结果显示,最佳成矿有利地貌为高程150~500 m、坡度0°~20°、地形起伏度100~400 m、地表切割深度40~150 m、地形特征为山顶或山脊;研究结果有望指导南岭东段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火山喷发的多期性是导致凝灰岩潜山纵向多期风化壳(带)发育的重要原因。从地球化学、测井响应特征和岩石学 证实了二连盆地凝灰岩潜山多期风化壳(带)的存在及其特征:(1)哈31井凝灰岩地层在1062~1080 m和1165~1179 m两 个井段表现为 K,Na,Ca 等元素淋滤,CIA 指数较大,而 Al,Fe,Mn,P 等元素相对富集,S/A 指数变小;(2)这两个层段 测井响应表现为风化壳的特征,而且其测井曲线在纵向上具旋回特征并有连井上的可对比性;(3)不同喷发期次形成的凝 灰岩结构、组分以及粒度不同。凝灰岩潜山多期风化壳(带)的存在对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成藏效应主要表 现在储集层垂向分带性、风化壳油藏(晚期风化壳中)和内幕油藏(早期风化壳中)纵向叠置和复式油气聚集成藏模式等 3 个方面。文中对多期凝灰岩古风化壳的认识扩展了火山岩潜山的勘探深度,为火山岩潜山内幕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哲  张兆楠  石逊 《探矿工程》2016,43(5):71-75
福清核电厂排水暗渠工程现场无大范围开挖条件,下卧土层中又含有块石和抛石,成桩困难,无法达到止水的目的,因此,探索应用了高压旋喷与帷幕灌浆止水工艺相结合,采用高压旋喷桩边坡支护,帷幕灌浆止水防渗。工程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在施工速度、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今后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风化壳类型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西部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普遍存在不整合面,在不整合面上往往发育厚度不等的风化壳。风化壳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茅口组顶部的喀斯特漏斗、洼地中堆积的红粘土风化壳,锰质(铁质)风化壳,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上或玄武岩顶部与龙潭组(宣威组)之间的的高铝高岭石风化壳。喀斯特侵蚀面上的红土风化壳是红土型金矿的赋存层位,峨眉山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上的高铝高岭石风化壳是铜矿、铝土矿赋存层位,喀斯特侵蚀面上的锰质(铁质)风化壳是锰矿、铁矿赋存层位,而玄武岩顶部与龙潭组(宣威组)之间的高岭石粘土风化壳是稀土、硫铁矿、铝土矿赋存层位。中、上二叠统界线附近风化壳对金、铜、铝土、硫铁、锰和稀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导论现代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壳相矿床和更新世以前古风化作用形成的古风化壳相矿床,既不同于一般陆相沉积,如河流相、湖沼相沉积,也不同于一般海相沉积。它们有大同小异的形成机制和物质组成,后者包括风化壳物质的结构、构造,如碎屑、砾块,豆鲕、结核(结石)及矿物组成。它们都是现代风化作用或古风化作用形成的,不是水体中沉积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斜巷道开挖会对地表产生不同的地表移动与变形问题,采用随机介质理论,推导出了巷道半圆拱形开挖断面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公式。分别对一斜巷道的不同剖面位置进行了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计算,得到了不同位置地表的最大下沉、最大倾斜、最大曲率及最大水平变形值,分析了不同巷道位置对地表的影响范围。计算结果可为电厂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