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研究气象要素对雪梨始花期的影响,并对雪梨始花期做出准确预报,利用2008—2017年金川县雪梨始花期物候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雪梨始花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气温影响显著,日照次之,降水微弱;气温对雪梨始花期显著影响时段主要体现在冬末2月,2月平均气温≥10℃的天数和2月下旬平均气温对雪梨始花期早晚起主导作用,2月≥10℃的天数越多,2月下旬平均气温越高,雪梨始花期越早,反之相对较晚。应用SPSS软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雪梨始花期预测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所建模型预报准确率能满足业务要求,及时为政府和旅游部门提供准确的始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1-2011年库尔勒市气象局香梨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同期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近31a香梨始花期变化趋势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关键影响因子,建立香梨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31a来,库尔勒香梨始花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香梨始花期与始花前期气温、≥5 ℃积温、≥10℃活动积温、不同深度地温以及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或显著负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香梨始花期的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模型效果良好.此结果可为香梨始花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SW物候模型在北京樱花始花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海淀气象站1981—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2014年3月逐日平均气温滚动预报资料,应用SW物候模型,进行了2014年北京玉渊潭公园杭州早樱始花期的预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应用SW模型预测2014年杭州早樱的始花期,提前10天预测的结果(始花期为3月27日)和自然条件下的实况值偏差为3~4天,提前一周左右预测的结果(始花期为3月25日)和自然条件下的实况值,偏差为1~2天。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SW物候模型用于观赏植物观赏期预测的适用性较高,可进行更广泛的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ForcTT模型的牡丹始花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山东菏泽市1981—2010年的牡丹始花期资料和气象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 Kendall突变法等统计分析法探讨了牡丹始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利用ForcTT模型模拟了牡丹的始花期。结果表明:①随着气候变暖,菏泽牡丹始花期以4.4 d/10a的趋势逐年提前,并在1996年发生了一次突变。1981—1996年牡丹始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处于偏晚时期,1997—2010年始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有所提前。②牡丹花期发生的早晚主要受牡丹开花前1个月(3月)平均气温的影响,而且牡丹始花期和3月份平均气温的突变节点一致,其次是2月平均气温的影响,3月仅日照时数对牡丹花期有一定的影响,降水对牡丹花期无明显影响。③采用ForcTT模型预测牡丹的开花期时,最佳的开始日期为2月1日,最佳的基础温度为1 ℃时,平均误差为1.29天,最小偏差为1.73天,而当开始日期为2月1日,基础温度为3 ℃时的平均偏差和最小偏差均在2天之内,也再次验证了2月和3月的气温对牡丹始花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气象》2021,(7)
春季二球悬铃木(以下简称悬铃木)新生花粉和宿存球果脱落产生的果毛,既危害人体健康也为城市清洁带来压力,开展始花期预报有利于易敏人群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并可为园林部门适时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苏兴化悬铃木始花期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20年的物候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其年际变化趋势,筛选影响始花期的关键气象因子,采用通径分析法进一步明确各关键气象因子对始花期的定量影响,并建立多元回归预报模型;同时统计分析始花期有效积温阈值,基于春季积温模型进行预报,并对比检验两种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兴化悬铃木始花期呈提前趋势,每10年提前约2 d;光照、风速和降水对开花早晚影响较小,但2月下旬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则有利于开花提前;温度是影响开花早晚的最重要指标,冬季日最高气温对始花期的影响程度高于日最低气温,平均地表温度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平均气温,但到了 3月气温回暖后则反之;冬季平均地表温度、冬季平均气温以及3月中旬日最低气温10℃的天数在直接、间接效应方面均对始花期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逐步回归预报模型拟合准确率达89.3%,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莎车县气象局1990—201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莎车农业气象试验站1992—2013年杏、苹果、桃、梨、沙枣、巴旦姆花期观测资料,分析莎车春季首日变化特征及对果树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莎车春季首日平均为3月21日,2000年出现突变性提前,春季首日与3月及3月各旬平均气温呈极显著相关,与年平均气温、1月中旬及2月下旬平均气温呈显著相关;3—5月果树陆续进入花期,杏(巴旦姆)花期最早、梨(桃、苹果)花期次之、沙枣花期最晚。杏、梨、沙枣花期持续时间年际差异较大,但均呈现增多趋势,其中杏突增年份与春季首日突变年份基本一致,梨、沙枣偏晚3~5年;果树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与春季首日的差值变化基本一致,其中开花始期与春季首日相关性最好,杏花期与春季首日最接近;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杏、梨、沙枣等3种代表性果树开花始期回归预报模型,经历史拟合和2011—2013年检验, 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和预报杏、梨、沙枣开花始期。  相似文献   

7.
渭北地区苹果花期推迟气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渭北优势苹果种植区8县(区)2008—2010年的苹果始花期观测资料和月平均气温、积温资料与2011年相应资料对比分析,建立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显示:2011年苹果始花期明显推迟,花期低温冻害风险降低。花期推迟主要受前期气温、积温影响,3月气温偏低起决定性作用。前一年12月到当年2月负积温绝对值与始花期呈正相关,前一年12月到当年4月上旬≥0o C积温、3月上旬到4月上旬≥10 o C积温与始花期均呈反相关。当3月平均气温小于7 o C,始花期在4月12日以后;3月平均气温大于7 o C,则始花期在4月12日或之前;3月平均气温每偏低1 o C,始花期推迟1~2d。  相似文献   

8.
梨树始花期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丰县1984—2009年气温、日照和降水量资料,分析越冬期不同时段的气象因子对梨树始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后期因子影响大,前期相对较小;②温度、日照因子影响大,降水因子影响较小。越冬期温度水平高,光照充足,梨树始花期就偏早,反之始花期就偏晚;在上年12月至当年1月,除12月下旬外,最高气温偏高,影响梨树休眠期的需冷量积累,开花就越晚,最高气温偏低,需冷量的积累充足,有利于解除梨树休眠,开花就越早。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梨树始花期预报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报准确率满足业务要求,及时为政府和果农提供准确的始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9.
利用库尔勒市1979-2012年香梨产量数据以及同期库尔勒市气象站逐旬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34a该市年平均气温、香梨休眠至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以及香梨产量变化特征,并就香梨不同生长发育时段温度变化对香梨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近34a库尔勒市年平均气温、香梨休眠至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分别以0.36 ℃/10a和0.40 ℃/10a的倾向率升高。香梨休眠至果实成熟期不同时段平均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以及2月上旬至9月上旬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平均气温以0.09~-0.55 ℃/10a倾向率下降,以1月下旬平均气温下降尤为显著。(2)受气温变化和气温年际间差异影响,近34a香梨产量年际间波动达-11484~6401 kg/hm2,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香梨产量年际间不稳定性趋于增大。(3)气温变化对香梨产量的影响弊大于利,12月中旬至1月下旬,尤其是隆冬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的下降,是导致近34a库尔勒市香梨产量不稳,甚至部分年份明显减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市丰台区气象站2009—2018年地面观测资料和2020、2021年3月丰台区预报资料,配合气温精细化订正,应用SW物候模型,对2020年、2021年北京丰台区北宫森林公园、千灵山风景区山桃花始花期进行了预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前10 d预测的结果和自然条件下的实况值偏差为1~2 d,提前一周左右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山桃花始花期。结合气象因子对前期气温预报值进行精细化订正,可提高SW物候模型用于观赏植物观赏期预测的适用性,得到较为准确的花期预测值,并可在花期观赏相关的旅游气象服务业务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源县杏花始花期气象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准确地提供杏花始花期的预报,利用新源县1996—2020年的始花期观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关键影响因子,建立预报模式。结果表明:新源县杏花始花期平均出现在4月5日,最早最晚始花期相差28 d,近22a来始花期提前约4 d。始花期前的气温、日照、0℃积温等对始花期有明显影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得到了新源县杏花始花期的预报模型,回代检验中始花期预报值与实际值相差0~2d的准确率达到63.6%,相差3 d的准确率为27.2%,2018—2020年的试报服务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分别2 d、1 d、3 d,可为花期专题气象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4年春季库尔勒香梨种植区的实地调查,并与当地气温、风速、湿度和降水等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影响香梨坐果率的气象因素,提出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农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构建灾害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并提前防范,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1981-2020年霜冻灾情、气象因子、香梨种植面积资料,计算香梨花期霜冻灾害危险性指数、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构建了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模型,并基于格点预报开展了香梨霜冻风险预警,对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是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春季霜冻危险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香梨遭受春季霜冻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部、天山北坡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南疆巴州北部、阿克苏市及其南部部分区域。基于气象实况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表明,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格点预报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报香梨霜冻风险分区、影响等级,与香梨霜冻灾害实际发生区域、受冻百分率基本一致,霜冻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1~2011年对塔里木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观测调查情况,结合当地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香梨树腐烂病害加重形成的因素。通过连续11年的跟踪观测、调查资料结合对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气候、土壤、虫害、田间管理等有密切关系。本文针对各种不同情况香梨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发展,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措施,为今后灌区香梨树腐烂病害的防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贵州省惠水县农业气象站的油菜花观测资料以及逐日降水、平均气温和日照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惠水县油菜花盛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与越冬期积温呈明显的负相关性,活动积温越大,盛花期越早;盛花期距平与气温、日照和降水均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盛花期对气温因子比较敏感,对降水和日照因子不太敏感;利用各旬气温、降水和日照等40个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得到盛花期距平的预报模型,进行回报检验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物候模型在北京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地区玉渊潭公园杭州早樱 (1998—2012年)、密云农业气象试验站白玉兰 (1996—2012年) 及颐和园公园山桃 (1981—2012年) 物候观测资料和海淀、密云气象站的1981—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分别应用国际通用的3种物候模型 (SW模型、UniChill模型和统计模型) 对以上植物的始花期和盛花期建模,并评估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SW模型在北京地区3种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中适用性最高,其交叉检验的均方根误差仅为1.93~3.58 d, 其次为UniChill模型 (均方根误差为2.49~3.79 d),统计模型效果最差 (均方根误差为2.36~4.24 d)。因此,推荐在观赏植物开花期预测业务中采用SW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甜高粱适宜播期及含糖量关键气象影响因子,以新疆玛纳斯地区甜高粱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播期下甜高粱含糖量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迟,甜高粱茎秆总糖含量、蔗糖含量逐渐升高,成熟期最高;还原糖含量开花期达到最大值,灌浆期后逐渐下降,至成熟期最低。不同播期之间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高粱3号"适宜早播,以4月25日播种较为适宜;T601适宜迟播,以5月8日播种较为适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糖分含量与平均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风速存在显著相关(P<0.05),可根据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甜高粱含糖量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褐飞虱发生程度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空环流、海温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对上海地区水稻褐飞虱的发生期和发生量组建了长、短期结合的5个预测模型。它们褐飞虱田间始发期预测模型、灯诱始发期预测模型、高峰值出现时间预测模型、高峰虫量预测模型以及褐飞虱自然观察圃密度(百穴虫量)模拟模型。这些预测模型配套组合使用,可以判断上海地区每年褐飞虱发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为褐飞虱的防治提供实时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同市所辖8个站1962—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记录中的冻土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大同市土壤开始冻结期、完全解冻期、冻结期及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51年中大同市冻土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 开始冻结期推迟,解冻期提前, 冻结持续期缩短的总体变化趋势,冻土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局地因素对最大冻土深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