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魏占起 《水文》1998,(4):33-34
为了提高大江河洪水预报精度,结合本地大江河洪水特性,提出利用涨落洪规律建立洪水预报模型。该模型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大江河预报河段上游站不能通过降雨径流关系推求入流过程,而需要作下游站洪水过程预报问题;二是按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流演算的没有预见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吴成志  张世功 《水文》1996,(2):33-37
合成流量法洪水预报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吴成志,张世功,周玉华(山东省临沂水文局)1流域概况临沂水文站是沂河下游控制站,于流上游有葛沟水文站,支流上游有姜庄湖水位站,两站以上及两站到临沂区间的流域面积见表1,河流水系概况见图1。表互临沂站以上备部分流域面...  相似文献   

3.
在三峡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中,为研究三峡工程设计洪水的地区组成、上游干支流水库群以三峡工程的影响以及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作用,在有的实测短系列的基础 水变量的随机特性,分别建立了三峡献计睛宜昌站、坝址以下的宜昌-城陵矶段及包含三坝址的寸滩-大通段的洪水随机模型,所采用的模型尽量多种多样,既有单站的回归模型和时间解集模型,又有多站的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解集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使得过去由设计解集模型,  相似文献   

4.
陈斌  包为民  瞿思敏  元晓华 《水文》2008,28(3):45-48
将感潮河段预报断面的洪水过程视作上游洪水波和下游潮水波双向传播后的叠加,两个传播过程分别应用水位演算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以此建立同时受多个主要上游洪水及下游潮汐影响的水位预报模型.该模型方法简单.物理概念清楚.本模型在椒江感潮河段临海站的水位预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杜家台分蓄洪区分洪运用频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亚东  冯尚友 《水文》1996,(1):4-10
针对汉江洪水特点和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系统现状,建立了计算杜家台分蓄洪区分洪运用频率的二元概率模型。建模中将控制河段上游洪峰流量和下游河流汇合处最高水位作为相互独立随机变量,通过河段安全泄量与河流汇合处水位的关系。导出了分洪洪水洪峰流量的分布函数。经验证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黄晓明 《地下水》2019,(1):164-166,186
洮河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河流。岷县水文站是洮河中游控制站,担负着水文资料收集和为当地防汛提供水文情报预报的工作,同时对下游城市及河道水库有洪水预警预报责任。本文结合洮河上、中游流域特性,经过大量实测水文资料分析研究,根据上下游相应水位(流量)预报法建立了流量线性回归关系,由上游下巴沟水文站及区间入流得出关系式为Q岷县=Q上合+3. 91 Q多坝+41用于洮河岷县站洪水预报,经模型精度评定和实际作业预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较广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梯级水库下游洪水概率分布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求受梯级水库调洪影响后下游断面洪水的概率分布,是水资源系统规划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行计算方法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随机模拟和概率组合离散求和两种方法,并通过黄河上游龙羊峡与刘家峡两座大型水库及其下游兰州市所组成的防洪系统进行实际验证,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张福义 《水文》1997,(6):13-19
综述了淮河流域概况,淮河干流洪水预报系统物采用的预报方法。1991年淮河干流洪水预报采用了降雨径流预报与上,下游站相应流量预防方法相配合,并注重实时水情分析;在行洪区多,行洪后水面宽广而比降又极小的河段的汇流计算,采用了以实测洪水资料绘制的经验蓄曲线为充分发挥的湖泊洪水演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星 《水文》1994,(2):30-33,24
岩溶地区的设计洪水计算──以澄碧河设计洪水为例张星(广西水利电力设计院)岩溶区域主要特征是地下有岩洞,水流有暗流亦有明流,常间断交替地从上游向下游流出。暴雨形成洪水后,常因河道上的岩洞控制,岩洞上游形成天然水库,洪水被调节后从岩洞流出,故一个流域内的...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牟汶河下游蓄水建筑物进行汛期动态控制,依据流域范家镇站、北望站和大汶口站3个雨量站1980~2011年日降雨资料,采用模糊分析方法,对牟汶河下游汛期进行了分期;以北望站同时期的历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利用重现期法确定了洪水分级流量。  相似文献   

11.
广州流溪河河水主要化学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次研究报道了位于广州市典型热带-亚热带河流流溪河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站点(东星、乌石和江高)河水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近1年的持续变化时间序列.结果显示,3个站点河水的阳离子均主要来自硅酸盐的化学风化输出,但贡献率略有差异,其中在上游的东星站贡献率最大,下游的江高站次之,中游的乌石站相对较少.相较之下,阴离子的来源更为多样,其中F?主要来自于岩石风化,Cl?、SO42?和NO3?更多地受到海洋源降雨或咸潮作用的影响.流域内主要化学风化反应以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溶解为主.从上游到下游,Si/TZ+*比值和Si/(Na*+K)比值逐渐降低,说明上游硅酸盐岩风化较下游更为强烈.从上游到下游,随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河流水化学组成的贡献逐渐增大,岩石风化输出的相对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小海子坝溃决洪水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堆石坝溃决洪水,严重威胁下游的安全。在 计算岷江上游小海子坝不同溃决方式下的洪水演变规律基础上,对洪水灾害进行寂初步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大江河中下游河段,预报河段上游站出现洪峰城作下注重站洪水过程承报时,洪峰流量预报可通过经验相关法,但洪水过程预报难度大,虽然马斯京根法可作洪水演算预报,但有一定局限性,一必须已知预报根据站入流过程,二必须已知演算公式的系数。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2005·09"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业平 《水文》2006,26(2):84-86
2005年9月1-4日,安徽省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同时遇到华北冷空气南下,与低层云团汇合,形成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三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淠河上游张冲站、皖河上游岳西站和滁河上游长山站,最大3日降雨量687mm,最大 24h降雨量544mm。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对本次暴雨洪水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发生的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9个断面40眼地下水位观测井和8个植物样地野外采集的数据,运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表明,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位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水位对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并且表现为由上游段至下游段逐渐加深这样一个明显的递减变化。塔里木河下游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Shannon Weiner指数和Simpon指数分别变化在1.93~0.53之间和0.82~0.35之间;随着由上游段至下游段地下水位埋深的加大,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明显降低的态势。反映了干旱区水分胁迫对生态系统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渭河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彩虹  徐宗学 《水文》2006,26(2):38-42
通过对渭河下游站点的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的分析,确定出影响华县站流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并将其引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典型的BP神经网络,重点对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训练次数和学习率进行分析,构建了渭河下游华县断面流量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RMSE、NSC和相关系数 R作为模型效果评定标准,将其与传统多元统计回归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较多元统计回归模型的预报效果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兴伟 《水文》1994,(3):45-48
闽江解放大桥站最高洪水位的分析探讨陈兴伟(福建省闽江流域规划开发管理办公室)一、概述感潮河道的水流,因受上游径流和河口外潮波的影响,水流流动随潮汐和径流大小的不问而变化,其变化规律是复杂的。从研究潮汐和径流各自对水流的影响入手,是探讨其变化规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张世旺  赵国宣 《水文》1996,(6):62-63
淮河流域沙河中汤站“925”暴雨洪水分析张世旺赵国宣(河南省平顶山水文水资源勘测局)1流域概况中汤站是沙河最上游的一个站,控制流域面积485km2,距河源34.5km,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900~200m,多为山地。地表岩性主要为粗粒斑状花岗岩,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7月4日,黄河中游清涧河上游突降特大暴雨,陕西子长县城和其下游的清涧、延川县城遭遇特大洪水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分析了这次暴雨洪水的特性,针对其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钱塘江涌潮简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黔生 《水文》1994,(6):12-16
根据1991年观测资料,仑前潮位站出现涌潮184次,涌潮次数多少与江道地形变迁及上游下泄流量大小有关。涌潮高度在1.2-2.2m之间,与涨潮潮差成正比。涌潮潮时预报方法有传播时间法和隔日滞后时间法。涌潮高度的预报,可根据当天涌潮高度预测后一天涌潮高度,也可根据下游站的涌潮高度预报上游站的涌潮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