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GM(1,1)预测与马尔柯夫预测的优点可以相互补充,将两者结合起来对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的数据序列进行预测,精度更高。本文采用灰色与马尔柯夫两种预测的组合模型,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山绵羊死亡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1992的可能死亡率情况,为该地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灰色预测是对系统过去及目前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完全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建立模型并使模型达到最优的预测。灰色系统理论认为:任何系统,尽管信息不够充分,但必然是有特定功能和有序的,有某种外露或内在的规律的。灰色预测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上,把随机变量看成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将灰色数变换为生成数,从生成数进而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生成函数。从而将信息不全的离散数据转换成信息完全、时间连续的动态模型。从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地研究两个事物间的关联程度,人们已经提出了各形式的指数。过去这些指数大多以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因此当运用这些指数时往往要求有足够的样品个数或者要求数据取一定的概率分布。例如实际工作中用的很多的相关系数,当样品个数小于10时,所得相关系数的可信程度就很低。 关联分析是一种相对性排序分析,其思路来源于几何直观。如图3·1中,曲线A、B、C、D表示四个时间序列,曲线A与B比较平行,可以认为时间序列A与B的关联程度大。而曲线A与C随时间变化的方向很不一致,故A与C的关联程度就小。将曲线A 与  相似文献   

4.
厄尼诺是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的重大气象—海洋事件,因此对厄尼诺事件发生的事前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1860—1986年之间的厄尼诺年份的数据,按顺序每五个厄尼诺年构成一组,分别建立灰色模型,用这些模型作一步预测并与实况对比进行验证。同时,厄尼诺年与南方涛动指数间也建立了二变量灰色模型。所得结果表明,能用灰色模型对未来厄尼诺年的出现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RBF神经网络的水面蒸发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并通过RBF神经网络建立了水面蒸发量的经验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简单易行,精度较高,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省60a来人口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2008年江苏省人口最新统计资料,建立人口预测新发展系数的优化GM(1,1)模型,对2009—2020年江苏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9年底,江苏总人口约为774165万人,到2010、2015、2020年,则分别约为780735、814430和849580万人,预测结果符合江苏人口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表示同等关系的结构,它们的异同可以进行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概念。通过比较,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异同和高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也就无法认识世界”[1]。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的同等关系比较结构与英语同等关系比较结构as…as作些初步的对比性探究。  相似文献   

8.
雷电是云和云、云和地之间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雷电形成的强大电流、炽热高温、剧变的电磁场和频谱很宽的电磁波,会危害人畜生命、毁坏建筑物、引起森林火灾、破坏供配电系统和通信系统、造成飞行事故、影响火箭发射等,给人类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雷电现象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心理。但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应该注意到的是,雷电对人类也有许多用处的,雷电是可以为人类造福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对厄尼诺现象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灰色预测分析,其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毅 《四川气象》1998,18(1):23-25
春季雪灾是导致我县牲畜发生大批死亡的主要气象灾害,本文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春季发量灾变过程的若干GM(1,1)模型,对理塘县未来几年内春季降雪量的灾变时间、灾变量值进行综合预测,以期对防灾减灾提供较准确的冷气服务  相似文献   

11.
冯新建 《贵州气象》2001,25(3):16-18
阐明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基础的时间系列周期分析思路及其本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方法与步骤,并根据主次周期的关联度值建立预报方程,可对气象要素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李跃清 《四川气象》1999,19(1):20-23,63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不断遭遇大范围自然灾害的困扰。其中,气候变化及其异常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显著。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化的严重威胁,如何预测它的未来演变趋势,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科学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世界上气候变异大的区域之一,四川由于高原盆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复杂,旱涝灾害频繁,并呈上升趋势,气候灾害对四川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的丰歉有着重大的影响,如1994年我省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旱连伏旱,…  相似文献   

13.
把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气象预报和预测方面,曹鸿兴等同志在这方面作了许多专门的研究,为我们应用这一理论创造了条件。现有的预报方法,一般只能解决当年的长期天气预报,对更长时间的预报,基本上是无能为力。而部分实践证明,灰色分析与预测正好能解决这个难题。所谓灰色系统,是指既含已知信息,又含未知信息的系统,长期(超长期)天气预报正属于这种系统。它的主要思想是把时间序列转化为微分方程,用灰色模型求解灰系数,最后得到灰微分方程的解,即预测方程。用该方法对本市1953年以来汛期(5月到7月上旬)较大洪  相似文献   

14.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粮食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灰色理论用于病虫害预测是一项有益的探索。以水稻稻瘟病预报为例,本文详细阐述灰色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利用广元市近20年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资料,建立了1个GM (1,1)拓扑预测模型,用于稻瘟病趋势预测,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万有升降周期论”,对环境趋势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预测和探讨。“万有升降周期论”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是升降再升的周期性变化,各种事物的周期长短不同,大周期中包含着小周期,小周期中包含着更小的周期,层次无穷;升降的基本形态有4种,即正弦形、对数指数形、圆锥形、正态形;事物处在不同层次的周期、不同形态的升降中,相互影响,形成复杂而相对稳定的多彩世界。具体讨论了地球温度的升高、月球与人类生存、天体运行与人类健康,并提出了一些预测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灰色系统模型在寒露风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娄秀荣  杨成钢 《气象》1990,16(7):52-54
寒露风是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晚稻生育期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每年9月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晚稻抽穗开花的关键时期,常常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形成低温过程,出现寒露风,使双季晚稻开花结实受到影响,导致减产。因此,准确地预测寒露风出现的时间,对调整双季晚稻品种和播种期,避开冷害,争取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寒露风的预测,已有很多的分析和研  相似文献   

17.
灰色预测模型及干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莘县、聊城、高唐3个代表站1960-2009年降水资料,建立了聊城地区降水序列,分析了近50年聊城地区降水量年变化特征,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干旱有增加的趋势。以此序列为基础重建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的三种模型探讨了旱灾预测问题。在WindowsXP系统下,用VB6编程计算预测结果,历史拟合效果较好,检验精度较高,尤其以新优化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对未来年份进行初步预测表明:2011年、2015年前后聊城地区出现干旱年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沙湾地区15年(1974—1988年)病情指数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8年病情指数趋势进行研究,并用1986、1987、1988年三年资料进行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预测ξ=3%,将发生在1988、1990、1991、1992、1996年,ξ=4%、将发生在1989、1991、1992、1994、1995年;ξ=5%,将发生在1989、1990,1991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石河子历年春季终霜冻的出现日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季节灾变预测方法,对石河子未来年份的终霜冻进行预测,并建立灰色季节灾变GM(1,1)预测模型,预测1994年终霜冻的出现日期在4月15日左右,与终霜冻实际出现时间(4月13日)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索性地应用灰色预测系统预测畜牧业气候年景,较准确地预报出畜牧气候丰欠趋势,对畜牧业的防灾抗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