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传统非等间距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预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等间距GM(1,1)建模方法。此法基于初始条件改进及把灰色微分方程的白化方程中的灰导数用离散形式进行表示的改进相结合、提高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建模精度。结合桂林市某广场的集商用、住房于一体的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监测实例,将本模型的沉降预测的结果同文献中另一非等间距GM(1,1)改进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检验,充分验证了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预报中本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进一步促进非等间距GM(1,1)模型在沉降变形预测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筑沉降预测的非等间距灰色建模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介绍了传统灰色GM(1,1)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及其精度评定方法,着重探讨了非等间距数列的灰色预测建模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建模过程。并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建立及其精度评定方法,着重探讨模型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模型背景值的构造以及初值选取两个方面对灰色非等间距GM(1,1)模型进行改进,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灰色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沉降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Lagrange插值法和三次样条曲线法为基础,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高速公路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GM(1,m)模型。分析比较MGM(1,m)与GM(1,1)模型精度,基于非等时距的MGM(1,3)模型沉降预测结果与实测情况吻合较好,拟合与预测精度也比非等时距GM(1,1)的精度高,非等时距的序列转换采用Lagrange插值函数法和三次样条曲线法求得,对于此次工程数据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法较Lagrange插值函数法精度高。  相似文献   

5.
李亚东  李篷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6):70-72,80
为了研究地表非采动沉降预测的规律,介绍了灰色预测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模型精度评定方法,阐述了采用GM(1,1)等维新息模型进行沉降数据分析的特点,结合水文资料分析引起下沉的主要原因;并以某工程的沉降观测实例,证实了非采动沉降监测中采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详细地介绍了动态GM(1,1)模型的建立及解算过程,使用傅里叶级数对动态GM(1,1)模型进行修正,然后用修正后的模型对高铁沉降进行预测,并将其与未修正模型结果的精度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使用傅里叶级数进行修正的动态GM(1,1)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沉降监测中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正> GM(1,1)模型对建筑物沉降预测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是我们的实际沉降观测常常是不等时距进行的,这样,等时距的GM(1,1)模型就要设法改为不等时距的模型。本文以163号楼沉降观测为例,介绍这种建模的方法。灰色系统不等时距的GM(1,1)模型与等时距的模型形式基本一样,只是由于观测时间不等,需在求定序列值时做些变换。这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变换:  相似文献   

8.
非等间距GM(1,1)建模方法对比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等间距GM(1,1)模型为实际工程变形监测中不等间距观测数据的处理提供较好的解决途径。文中以两种非等间距GM(1,1)建模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与实际应用,讨论两种模型的建模差异,给出模型精度与预测评价,提出选择非等间距GM(1,1)建模方法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GM(1,1)灰色模型的建立过程及模型的精度评定方法,采用等维新息模型对某矿工业广场的沉降趋势进行了预测,并用残差序列建立GM(1,1)模型进行修正,通过与实测的结果对比表明,模型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型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10.
曹强  杨虎  陈民坤 《北京测绘》2018,32(5):550-552
介绍了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建模过程、模型精度等级评定方法,针对高层建筑沉降的特点,运用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在EXCEL表格中输入相关计算公式,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建立高层建筑的GM(1,1)模型,并进行沉降预测与精度分析,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计算过程简单直观,数据处理自动准确,可以轻松实现灰色预测,效率提升且预测结果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