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在矿物微量元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桂萍  黄宇营 《地学前缘》2000,7(2):440-440
矿物成分的主元素分析开展的较早 ,但是 ,对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其规律性研究及测试工作基本上处于探索性阶段。元素的X射线荧光辐射 (SRXRF)是研究原子物理的基本方法 ,已被用于元素成分的半定量测定。该技术允许材料对微区微量元素的测试。运用SRXRF分析开展矿物微区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 ,目的在于获取矿物的生长、微量元素的聚集、演化及其与矿物中主元素的关系等的地球化学信息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矿物生长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 ,探索SRXRF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 ,提高在这方面的研究程度。我们运用SRXRF技术对内蒙古…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P507-pMBP溶剂浸渍滤纸(SIFP)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质;提出含微量Zr、Hf的岩矿样品经碱熔分解后用强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大量干扰元素,再用P507-PMBPSIFP富集Zr与Hf,然后用XRF光谱直接测定SIFP上Zr、Hf的方法;考察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干扰元素的条件,以及在残留干扰元素存在下P507-PMBPSIFP对Zr、Hf的富集情况等;对分析误差的来源,样品分析的精密度,SIFP样片的稳定性等也进行了讨论;所拟方法经用GSR及GSS系列部分地质标准样品分析验证,其结果与推荐值符合。  相似文献   

3.
外束离子感生发光法及其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因  刘柱华 《岩矿测试》1996,15(4):274-278
基于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ProtonInducedXrayEmission———PIXE法)的外束离子感生发光(IonBeamInducedLuminescence,IBIL)实验装置,实现了IBIL对地质样品斜长石(钙长石)中元素铁的化学价态的直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e2+和Fe3+光谱峰分别位于553nm和682nm清晰分离,Fe3+光谱峰清晰突出,Fe2+峰也可确认  相似文献   

4.
《全球沉积岩数据库》讲座(三)叶健骝,南君亚,杨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第三讲全球沉积岩数据库管理系统──FOXSEDBA及其使用方法FOXSEDBA是由IGCP269项目中国工作组根据SEDBA数据结构模型在PC系列微计算机上开发研制的...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P507-PMBP溶剂浸渍滤纸(SIFP)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质,提出含微量Zr,Hf岩矿样品经碱熔分解后强了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大量干扰元素,再用P507-PMBPSIFP富集Zr与Hf,然后用XRF光谱直接测定SIFP上Zr、Hf的方法,考察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干扰元素的条件,以及在残留干扰元素存在下P507-PMBP SIFP对Zr,Hf的富集情况等,对分析误差的来源,样品分析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6.
集安岩群石榴石以富铁为特征,均属铁铝榴石。形成于高角闪岩相的石榴石成分比较稳定,<FeO>平均含量32.20%,MgO5.17%,X_(Mg)平均值0.23;结晶于低角闪岩相的石榴石(FeO+MgO)含量33.50%,(MnO+CaO)6.91%。石榴石微区成分不均匀,晶体内具有一些微区成分环带,这种环带不是各进变质作用阶段p-T条件平衡或近平衡的产物。石榴石边缘存在着明显的扩散环带,表现为晶体边缘相对晶体核部,Ca含量和<FcO>含量增高,MgO含量降低,X_(Mg)值变小,反映本区变质峰期后经历的是一个近等压冷却的地质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西南部两个金矿床的矿物成分,进行了考察,这两个金矿床含有全部是显微或次显微颗粒的金或包裹体金。它们含有难以提炼的或低品位矿石,与美国内华达州卡林型相似。对采自两个矿床的矿石样品的矿物成分研究(如质子探针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矿石显微镜研究)表明,最主要的含金矿物,在东北寨矿床是黄铁矿,在金牙矿床是毒砂和黄铁矿。两矿床中的金均与As、S和Fe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钪-对氟偶氮氯膦-TritonX-100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TritonX-100存在时,Sc与对氟偶氮氯膦(CPA-pF)在常温下反应形成p型络合物,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6.I×I0 ̄4L·mol ̄-1·cm ̄-1,TritonX-100可提高络合物的稳定性使之至少稳定24h,Sc(Ⅲ)浓度在0.0~0.μg/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合金中痕量Sc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郭伟  林贤  胡圣虹 《地球科学》2020,45(4):1362-1374
独立封存的单个流体包裹体,能够准确地反演被捕获时期的流体信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是单个流体包裹体微区分析的重要手段,展现了原位、实时、高空间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精密度、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检测的优点.单个流体包裹体组成信息的LA-ICP-MS测定技术,在单个流体包裹体选取、激光剥蚀采样方式、气溶胶传输与电离、质谱瞬时信号采集效率、定量校准与内标元素准确测定等方面逐步突破,且该技术应用于成矿元素来源及分配、成矿流体来源及特征、建立成矿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广泛.因此提高单个流体包裹体分析成功率、降低小体积流体包裹体元素检出限、测定矿石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等成为该分析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列举了利用扫描核探针对深海锰结核、单个微化石、锰矿、恐龙蛋化石和恐龙骨骼化石等地质试样的微区定量分析和元素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说明该技术特别是质子诱导X射线发射技术在地学领域的作用并指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扫描核探针元素空间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总被引:67,自引:5,他引:67  
刘德汉 《地学前缘》1995,2(4):149-154
矿物包裹体在研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恢复盆地的热演化历史,指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矿物包裹体是盆地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盆地流体的很多信息,有效地测定各期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是直接了解盆地热流体活动的重要数据;系统测定各类流体包裹体的初熔温度和冰点温度,能大致判断流体的矿化类型和矿化程度;流体包裹体的p-V-T-x研究,是探讨流体温度、压力的依据;荧光显微镜等对有机包裹体的有效鉴别,色谱方法对流体包裹体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分析能提供流体组成和烃类赋存的多种信息;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等探针分析,以及包裹体群的GC-MS和δ ̄(13)C、δD、δ ̄(18)O同位素分析在追踪盆地流体性质、成因及其与油气等矿产的关系方面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Renli extra-large Ta-Nb deposit is rich in tantalum, niobium and beryllium resources. The Ta2O5 resource is of extra-large scale and the Ta2O5 resource reaches large scale.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the prospect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f rare metals in Renli extra-large Nb-Ta deposit, the authors hav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work of geochemical analysis, EPMA, fluid inclusion study, isotope dating and mineral processing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nli extra-large Ta-Nb deposit, the authors also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prospectiong ideas of the deposit. There are many associated minerals in Renli Nb-Ta deposit,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rare metals an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high. Therefore it has great value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effici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at characterized by gree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no tailings can be carried out in Renli Ta-Nb deposit as a typical example. Renli mining area is rich in tantalum, niobium and beryllium resources and has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With increasing geological exploitation funding, it’s probable to make new prospecting progress of Ta-Nb-Be-Li rare metal. The next work will focus on the control of the deep ore bodies of No.2, 3, 5 and 6 main ore veins in the mining area in order to make new progress in tantalum niobium beryllium ore prospecting. The research work of concealed spodumene muscovite albite pegmatite in western or southwestern mining area will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spodumene muscovite albite pegmatite type lithium ore prospecting.  相似文献   

13.
湖南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钽铌铍矿资源丰富,Ta2O5资源量达到了超大型规模,BeO资源量达到了大型规模。为进一步研究湖南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稀有金属的赋存特征、成矿规律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开展了地球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包裹体、同位素测年及可选性试验等研究工作,通过系统梳理仁里超大型钽铌矿床的工作进展,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的下一步找矿思路。仁里钽铌矿床共(伴)生矿种多,稀有金属综合回收率及矿产资源采选综合利用率高,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作为绿色、环保、无尾矿范例进行高效勘查与开发。仁里矿区钽铌铍矿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有望取得钽铌铍锂等稀有金属找矿新进展。下一步应对矿区2、3、5、6号主矿脉深部矿体进行控制,力争取得钽铌铍矿找矿突破,同时加强对矿区西部或西南部隐伏锂辉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锂辉石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型锂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包裹体在生油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郑有业  马丽娟 《地学前缘》1998,5(2):325-331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体会,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包裹体在盆地构造演化史、储层成岩史、有机质演化史以及盆地古地温和生油热历史的恢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盆地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等方面和在油气演化程度、运移期次、运移通道、油气源性质的确定以及烃源岩和储集岩的区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根据有机包裹体的丰度特征进行储层评价、根据有机包裹体的类型特征评价油气藏、根据有机包裹体的成分特征确定油气勘探深度、根据有机包裹体的成分特征预测勘探远景区以及根据包裹体的流体势图确定油气圈闭部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同时对某些应用方面的可靠性、局限性、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单个流体包裹体LA-ICP-MS成分分析及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体对于热液矿床成矿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古成矿流体最直接的代表是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研究是了解与成矿有关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钥匙。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是了解成矿流体成分特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_ICP_MS分析技术及待测样品选取等方面的问题,重点归纳了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在矿床学中的主要应用,如成矿流体的特征、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历程、诱发金属沉淀的原因、岩浆_热液矿床中金属的来源、元素在不同相中的分配、模拟计算。最后为LA-ICP-MS对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的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绿柱石的成因与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柱石是提炼稀有金属铍的重要矿石矿物,也是重要的宝石矿物。文章从绿柱石的矿床特点、包裹体和谱学特征、绿柱石的优化处理及人工合成等方面,对国内近年来在绿柱石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绿柱石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Fluid inclusion petrography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相似文献   

18.
拉曼光谱在矿物包裹体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已有一些报导,而在国内则刚刚开始。 通过矿物包裹体成分的分析可以获得成矿溶液的化学组成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参数,这是矿床研究的宝贵资料。但是,矿物包裹体极其细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样品提取十分困难,且忌污染,分析是超微量的。目前,所采用的破坏性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存在的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影响了分析结果的解释和应用。其缺点是:(1)不能区分原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提供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激光拉曼和阴极发光技术,配备电子探针测试,发现苏鲁地体地表露头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1和CCSD-PP2斜长角闪岩锆石中均保存以柯石英为代表的典型超高压矿物组合:柯石英 石榴石 绿辉石 金红石;柯石英 石榴石 绿辉石;柯石英 石榴石 绿辉石 多硅白云母 金红石 磷灰石;柯石英 绿辉石 金红石;柯石英 菱镁矿。该类矿物包体组合与苏鲁地体超高压榴辉岩的峰期矿物组合十分相似,表明斜长角闪岩可能是由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在构造抬升过程中退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20.
扫描核探针技术及其地学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红  王毅民 《地学前缘》2003,10(2):395-402
扫描核探针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区原位无损痕量分析手段 ,广泛应用于地学与环境、生物与医学、微电子、材料与冶金科学以及艺术与考古学等研究领域。文中简介该技术在仪器装置、分析技术到地学应用方面的新进展 ,并将之与其他微区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 ,最后讨论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和更广泛的地学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