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过程是探讨矿床成因的二项基本要素。不同来源的矿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往往是非线性地混合在一起,形成矿源层建造、并在成矿活动中共同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化、迁移,最后形成矿床。这种物质来源有异,但成矿作用相同的成矿活动在矿床分布、矿体形态、伴生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方面都留下了显明的特征。本文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从矿床地球化学探讨异源共化型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主岩特征,地质环境、矿石建造和成矿作用特点后,将其矿床划分为岩控型、双控型和层控型3大类15个亚类;并对近年来找矿勘探工作中有突破性进展的花岗岩型、重熔斑岩型和同熔斑岩型矿床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在研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问有机联系、矿床成因和矿床问规律分布的关系后,将锡多金属矿床划分为深源同熔岩浆、浅源重熔岩浆、双控、层控4个成矿系列,阐述了各成矿系列的综合特征;并分别建立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重晶石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重晶石矿床具有形成时代多、元素来源复杂、成矿作用多样等特点,目前有关重晶石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文章系统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厘定了不同类型的典型矿床、成矿时代规律,探讨了不同类型矿床中成矿元素来源、成矿作用及成矿机制。矿床类型方面,重晶石矿可分为沉积型、岩浆热液型、层控型、火山-沉积型和风化(残积)型,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成矿域和劳亚成矿域,其他地区主要是冈瓦纳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其中沉积型是最主要的成矿类型,占重晶石矿床的60%以上。成矿时代方面,重晶石的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赋矿岩系以沉积岩为主,其次为岩浆岩。成矿物质来源方面,全球典型重晶石矿床中的S同位素和Sr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多样性、差异复合性等特点。成矿机制方面,重晶石的成矿机理复杂,具有多阶段性、多因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咀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内,围岩为一套中元古界变质火山-陆源碎屑沉积岩。原岩经过多期次变形变质作用,韧性剪切带控制了蚀变带、矿化带和矿体的分布。包括中咀铜矿在内的"里伍式"铜矿床物质具有多来源、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多成因的特点,其主成矿作用为燕山期中高温热液交代充填成矿,成因上属于海相沉积-改造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含矿岩系本身,控矿构造主要为韧性剪切带和穹窿构造。  相似文献   

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是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介质的性质与条件是探讨矿床成因与时空分布规律的关键所在。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与示踪特性可有效指示成矿元素的物质来源与迁移演化过程及成矿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金水铜矿床受构造控制,热液成矿标志明显。依据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硫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深部,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成矿流体具热卤水性质;矿床初步确定为岩浆期后热液脉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朱家珍 《物探与化探》1987,11(3):197-204
本文根据安徽东瓜山铜矿床附近各时代地层、火成岩和矿床中卤素含量的大量资料,探讨了卤素分布的特点、主要含矿层位、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作用的过程.并指出了有利于富矿体埋藏的规律和化探的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疆乔夏哈拉铜(金)矿床的成因前人认识不一.文章通过成矿环境、成矿规律、火山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等分析研究,认为矿床为产于陆缘裂谷带中的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层控矿床,层状夕卡岩直接控制矿体,成矿物质源于上地慢或深部地壳,成矿热液主要来自火山热液加大气降水,属于海相火山岩喷流沉积成因的层控夕卡岩型铜(金)矿体.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与岩浆岩及构造的关系、成矿阶段的划分等方面的研究,认定卧龙泉金矿为多阶段、多成因、多来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进而确定了卧龙泉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区中段,前人(李泽琴等,2002)研究认为其为典型的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多年来,已有大量构造、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成矿作用机理、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其成矿物质来源方面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通过对拉拉矿床的围岩、蚀变岩石、矿石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是东川铜矿中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前人研究程度较深,但对矿床成因观点不一,为探讨其铜铁矿层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对稀矿山式铜铁矿的硫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并对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的δ34S值变化较大(从-10.9‰至15.9‰,均值为0.455‰),根据δ34S值的不同可分为3种:①在±4‰之间(15件),具陨石硫特征;②±(5~8)‰范围内(6件),受火山沉积作用影响;③>10‰和≤-10‰范围内(2件),说明硫源以岩浆作用(火山喷发)为主要来源,部分为海水硫酸盐及地层生物硫.稀矿山式铜铁矿床的碳具有幔源特征,指示有地幔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磁铁矿δ18OV-SMOW值变化在1.3‰~9.8‰之间,均值4.875‰,组成特征则反映矿床属于火山喷流沉积成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成矿作用与岩浆、海相化学沉积、海底热液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拉拉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孙燕  舒晓兰  肖渊甫 《地球化学》2006,35(5):553-559
拉拉铜矿床位于康滇地轴西南缘,赋矿围岩是古元古界变质火山岩。通过矿床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K-Ar同位素、铅同位素、Rb-Sr同位素及辉钼矿中Re-Os同位素的组成特点讨论了成矿时代、物质来源、成矿介质性质及矿床成因等问题。新元古代晋宁期发生的区域变质作用是促使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古元古代形成的火山岩提供了大部分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介质以变质水为主后期有大量地下水的加入。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的层控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Y.A.阿萨纳利耶夫最近著文指出,只有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和沉积火山岩中的铅锌矿、铜矿、黄铁矿型多金属矿以及黄铁矿矿床,才属于层状矿床.这些矿床中集中了世界铅、锌探明储量的65%,铜储量的45%.从成因观点看,层状矿床可划分为四类:①远成热液矿床,②沉积矿床,③复成矿床和多成因矿床,④外成后生矿床.层状矿床矿石的原始同生性质的设想,已被许多新的实际资料所证明.有人提出,陆地上的岩石,与沉积作用同时发生的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液作用,是矿质的来源.矿质在沉积阶段之后,经受了成岩作用、破坏作用、变生作用等改造作用.关于层状矿床的成因,提出了同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与进展:斑岩铜矿理论研究及勘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对其成矿作用的认识及找矿方法的研究,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作者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献,力图从拓展勘查人员找矿思路的角度,回顾和总结了斑岩铜矿研究在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及矿床金属组分、成矿构造背景及动力学、勘查理论及技术等方面的进展,以期有助于斑岩铜矿的勘查找...  相似文献   

15.
羊拉大型铜矿床位于滇西北德钦县,为金沙江构造带内的代表性矿床,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尚未取得统一认识。本文从地层划分、岩浆岩及其构造背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等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提出了"热水沉积-岩浆热液成矿-构造热液改造"成矿模式。海西期热水沉积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但未形成规模铜矿体;晚印支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最主要成矿期,形成羊拉铜矿的接触交代型主矿体,其残余岩浆浅成就位形成石英斑岩脉及斑岩型矿体;燕山-喜山期构造热液改造成矿作用使不同矿体进一步富集或贫化,并错段矿体形成不同的矿段。  相似文献   

16.
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往往具有多来源性。因此,定量判别不同来源矿质的量比关系,从而正确地识别矿床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给出了三元混合模式的同位素-成矿元素的比值型判别方法,并给出了金银和萤石矿床成矿物原来源的定量判别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礁型层控硫化金属矿床的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广西南丹大厂中泥盆世北流期礁型铅锌矿床及滇东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陆缘迭层藻礁型铜矿床的沉积环境分析,总结了层控硫化金属矿床生物礁沉积特点。用生物地球化学成因观点,对该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礁型层控硫化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分析了成矿作用在沉积阶段、成岩阶段及成岩后生阶段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最后对滇黔桂地区寻找礁型层控金属矿床指出了有利沉积相带和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与岩浆岩及构造的关系、成矿阶段的划分等方面的研究,认定卧龙泉金矿为多阶段、多成因、多来源的中-低温热液矿床。进而确定了卧龙泉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肃北公婆泉斑岩型铜矿为研究对象,对其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等进行研究,探讨了成矿模式和矿床成因。本区铜矿的形成主要与含矿斑岩体的侵位、演化有关,成矿物质不断富集,接近地表时,含矿的高温流体强烈交代斑岩体和围岩,大量的成矿物质沉淀、富集,形成了斑岩型Cu矿床。  相似文献   

20.
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里伍铜矿含矿岩石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温度、成分和盐度测试分析,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浓集机制,为解释里伍铜矿的成矿环境和成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