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梅 《地理教学》2010,(4):40-41
苏州市的初级中学从2002年9月起,成为江苏省内整体进入实验的几个地级市之一。统一选用《历史与社会》及《自然地理读本》。初一年级《历史与社会》每周开设3节课,另外每周再补充一节《自然地理》课。为做好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我校特对2008级全体高一学生做了一次有关初中学习地理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市区部分学校的《自然地理》课安排原地理老师上,  相似文献   

2.
一、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状况调查与分析 在对高一年级进行地理学习状况问卷调查中,学生觉得目前地理学科学习负担:很大(占5.6%);有一定压力(占48.2%);正常,与初中时差不多(占40.1%);比较轻松(占6.1%)。  相似文献   

3.
丁焰更 《地理教学》2012,(15):27-28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扩招和当年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影响,日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专业教师少,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地理知识识记较多,学生学习时大多机械记忆,兴趣不佳;中考(不考地理)指挥棒又使很多初中学校对地理教学重视不够,学生感觉地理的学习不重要;九年级(初三)一学年不开设地理课,学生一年前的地理知汉印象日益“荒漠化,导致高一很多学生的地理基本素养儿近为零。以前人教版的老教材(2002年审核通过的,分必修上、下册)中第一篇为“致同学们”,而在新版(现行教材)中已删除(我觉得修订时还应加上)。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中的第一节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了解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增强学习地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黄榕青 《地理教学》2011,(21):29-30
近年来,笔者发现刚升入高一的新生对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不太适应,如在2009年10月做的问卷调查就有34.2%的高一学生感觉不适应高中的地理学习;在2010年10月又对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40.1%的学生感觉不适应。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地理学习过渡到高中地理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沈坚 《地理教学》1995,(3):13-14
从1991年秋季起.我尝试在高一两个班分别采用录像形式和传统方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验。实验证明,地理录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娄丽花 《地理教学》2014,(22):33-34
新时代的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笔者结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从生活化的视角,以乡土地理为本,开发了校本教材《地理与生活》,结合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心得,做出以下论述。一、初中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内容校本教材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特点,实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初中教育消费者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增林  谢永顺  刘天宝  于洋 《地理科学》2018,38(7):1129-1138
基于消费者差异的特色均等化是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对大连市域范围内189所初级中学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5个主因子并划分为5类初中教育消费者,得出大连市初中教育消费者在空间上呈现出职业的城乡分化、受教育水平的南北差异等多重分异特征。然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和集中度指数将所研究的初中教育消费者所在学校划分为4类,即高学历高收入家庭子女学校、城市中上收入家庭子女学校、农民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和工人及办事人员子女学校。最后根据不同类型初中教育消费者所在学校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归纳出大连市初中教育消费者社会空间结构的圈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朱宏兰 《地理教学》2011,(19):21-22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地理学习后,将要参加上海市初中学业统一考试(简称学业考),这也是他们人生中第一参加全市性的大型测试,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和学校都希望他们能考出优异的成绩,以见证两年来学生的地理学习和教师的地理教学。每年的初中地理学科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不是难事,但也总会有少数学生面临着不能通过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现代地理教学论认为,中学地理教学活动包含学生、地理教学目标、地理课程、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学管理和地理教学环境等八个主要因素(如图)。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现在高考科目暂不考地理,给地理教学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如出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在会考中能得到较好的成绩,难度很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所改革,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本文仅就地理教学与会考的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首先,要认真备好课,注意课堂45分钟中的教学质量,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地理科产生兴趣。因为高一年级地理课的内容多,时间紧,实际上只有短短的9个月教学时间;同时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地理科是不注意学习,基本上是应付式,在高一人学新生中,对于初中阶段应该…  相似文献   

11.
张健  江晔 《地理教学》2010,(10):15-16,7
在众多学科中,地理是实现灾害教育的主渠道,这主要是由地理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所决定的。在国家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7—9年级)》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中明确规定在初中阶段学生能珍爱生命,了解自我,具有健康的身心、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初中地理教材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上海又编出了一套初中地理新教材。上海市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由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编写,陈澄教授任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出版。整套教材包括课本(含练习部分)、地理图册、光盘(《地理景观》光盘和《地图》光盘)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于2001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验,2005年在上海市各中学推开使用。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中学生地理研学需求的分析,能够帮助学校、研学机构更加有序地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本文以杨陵第四初级中学和杨凌高新初级中学2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在地理研学旅行认知、经历、参与意愿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对杨陵区城乡中学生地理研学旅行需求进行比较。以期为城乡中学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提供参考,在研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城乡差异,为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地理研学方案,推动城乡中学地理实践教育活动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琳 《地理教学》2011,(16):48-50
一 如果一道地理问题,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解决得不那么好,我们将如何面对? 2009年12月20,我给所带的高三(4)班和高三(1)班的学生布置了如下一道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多年的地理教学中得知,部分高一学生往往不能适应地理学习而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关注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适应性问题,找到学生地理学习不适应的原因,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方法、思维习惯等方面适应高一地理的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为持续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每一个高一地理箩师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陆志明 《地理教学》2011,(19):59-59
开学一个多月后,对高一年级18个班进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单元测试,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却不理想。自己任教的6个班中最好的7班平均分是39.5分,60人的班级中最高分84分,最低分15分,及格率20.3%,优秀率5%。这样的成绩,对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单元测试就这么差,会大大降低他们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同样,对于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作为老师,是单一地批评学生呢,还是在分析学生考得不好的同时,作深刻的反省?我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7.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行高三地理选修课本,是建国以来中学地理教材改革的重大举措。它以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一系统地理为基础,一方面吸取了原教材的许多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注意克服原教材的不足,针对高三学生的特点使教材更系统,更具综合性,同时,在加强国情知识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加强直观性和教材的可读性、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初中地理教材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以适应新版课程标准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很多方面均发生了改变。笔者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旧版本地理教材从选择区域、活动栏目和图像系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地理教师更好地使用新版教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房晓飞 《地理教学》2014,(3):41-42,58
正为了使初中地理学业考试复习更有针对性,我对所教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地理学习方面的调查。其中,"你认为初中地理最难学的是哪一部分?"这一问题,80%的学生回答为"区域地理"。对学生而言,抽象的"地球的运动"不是最难的,晦涩的"地形图的判读"也不是最难的,而丰富多彩的区域地理却让他们陷入地理学习的困境。那么,区域地理难在何处?——我想,问题应该源于学生意识里的"繁与杂"。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在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依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需要,确定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三个基本方向为:(1)结合地理学科的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结合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3)结合地理学科的整体性教育,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同时本文挖掘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思政要素,并提出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为"阐述促依从——思辨促认同——践行促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