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七五”期间研制的新型航空扫描仪系列以及配套的技术系统的情况。扫描仪的工作波长已覆盖了从紫外到热红外的遥感窗口,其光谱分辨率也有了长足的提高,并已形成了波段系列。飞机上与扫描仪配套的电子系统在多通道、高速传感、大容量和操作自动化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能采集记录定量化遥感据数和图像预处理、几何校正配准等工作所需的平台位置及姿态等参数,并具备了尽可能灵活的配置和完善的功能;地面预处理系统则能提供快速的回放、处理服务,能提供规格化的信息产品-计算机兼容(CCT)磁带、软盘和图片;在利用平台参数作几何初校正之后,图像中像点的定位精度可达0.1′。  相似文献   

2.
毛赞猷 《地图》1991,(1):38-42
陆地卫星的输出产品主要有计算机兼容磁带(CCT)及正负像片。在大范围的地学研究课题中,使用计算机兼容磁带进行普遍的数字图像处理,经济上技术上尚有困难。我国已形成采用卫星图像负片进行专题调查和制图的工作方法。本文所论述的仅限于以卫星图像负片为信息载体的制图过程,它包括:选择影像的条件、波段选取与影像增强、图像解译方法分析、确定类型界线的精度,以及转绘技术等问题。当图像界线转绘完毕,后续的步骤则是常规制图的方法了。本期附页刊登了作者利用陆地卫星影像编制的专题图。  相似文献   

3.
激光测距—成像组合扫描仪多源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一套机载运行的光学-机械扫描式激光测距和被动式热红外外扫描成像组合遥感器,结合飞机平台的姿态测量和GPS定位,可实时(准实时)获取地面景物的三维位置和影像灰度信息。由多源数据采集技术获得的多种同步数据经地面计算机回放和处理,可以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和地学编码图像。扫描激光测距仪与扫描成像仪的电同步技术控制激光测距采样时刻与图像采样时刻在时序上的一致性,从而达到高程数据与图像像元的匹配。  相似文献   

4.
海量遥感影像的存储与快速调度显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处理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计算机内存,处理无限大小的数据,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以及对海量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的需要,研究了实现海量图像数据快速显示的方法以及其数据库存储结构。主要包括图像重采样、影像金字塔生成技术、图像快速显示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陆地卫星地面站能接收和处理美国陆地卫星4号、5号所收集的TM(以及MSS)图像数据,生产经过系统校正和大地校正的图像产品,以计算机兼容磁带或者照像胶片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地面站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由美国SASC公司总承包提供.当在美国进行处理系统的预验收时,为了鉴定图像产品的精度,我们对地面站和美国NOAA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无人机航拍摄影是以无人驾驶飞机为平台,利用机载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轻型光学相机、红外扫描仪等获取信息,使用计算机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按照一定精度要求制作成图像,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和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的新型应用技术。2013年,蚌埠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受蚌埠市城市建设推进办的委托对蚌埠辖区内206国道两侧村庄进行违章建筑检测,206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判读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洲  赵争  黄国满 《测绘科学》2006,31(2):42-43
近年来机载SAR系统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由于SAR系统具有不同于光学传感器的成像机理,因而可以提供全新的数据获取手段和不同的地物信息。利用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进行解译时必须熟悉其成像机理和图像信息特点,充分了解SAR图像解译标志的特点和各类地物的解译规律。本文以高分辨率机载SAR数据为基础,对比光学影像,从SAR成像特点和地物散射特性出发,对SAR影像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了SAR影像在地形地物要素识别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利用TMS 32010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IBM-PC/XT微机构成的微机遥感图像快速处理系统。在此系统上,我们根据微波遥感图像的特点,采用TMS32010宏汇编语言研制出了一个遥感图像快速处理软件库。经过机载微波辐射计图像处理检验,采用TMS 32010语言编程在该系统上的图像处理速度要比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在普通微机系统上的图像处理速度提高了100-500倍。此外,本文还提出一种新的平滑滤波算法。该算法滤除高斯白噪声的能力要优于中值滤波,同时还可以保护图像的边缘不被模糊。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面广量大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的1:5万专题调查制图的需要,我们采用数字插值放大、优化波段组合的光机复合处理技术,探索了1:5万高质量TM影像图的制作技术。本文介绍了制作1:5万高质量TM影像图的基本工艺方案及技术关键:(1)对TM图像磁带数据进行实数倍(2.28倍)双向线性插值放大,(2)在C-4500扫描仪上用50μm光点扫描获得比例尺为1:25万的潜影图像,(3)把潜影图像经显影、定影处理,再光学放大5倍,获得1:5万TM影像图。从我们结合有关任务先后在河北省南皮县、黑龙江省穆稜县和山东省莱洲湾等地区进行的试验研究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利用多时相多波段卫星遥感影像和CCT磁带进行计算机数字增强处理、提取山东省南四湖含煤区水体下及第四系覆盖层下隐伏地质构造信息的方法,解译出了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格架,指出了隐伏的隆起、凹陷、褶皱和火成岩体的分布范围,为煤田勘探和开采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龚健雅  钟燕飞 《遥感学报》2016,20(5):733-747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海量遥感影像不断传输到地面。传统的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在处理效率、精度上的不足,限制了遥感信息的挖掘及利用,亟需发展智能化方法满足遥感影像处理的需求。受自然界中生物进化机制的启发,基于进化计算的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拥有全局优化能力,对目标函数的优化能力更强;(2)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能够从遥感数据本身学习,不依赖数据分布等先验信息;(3)拥有处理多目标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虑多个目标函数而不需要人工确定它们之间的权重。因此,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在海量遥感影像中有效地提取适用于不同应用目的的信息。本文主要介绍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方法的典型应用包括遥感影像智能化分类(监督分类、聚类)、遥感影像亚像素信息提取(高光谱影像混合像元分解、亚像元制图),并讨论了遥感信息智能化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机载三维遥感的动态GPS定位技术及其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载三维遥感采用动态GPS定位技术提供遥感器的空中精确位置,能快速高效获得遥感地学编码图像和DEM,雇地中国自行研制、具有独创性的机载三维遥感影像制图系统中的动态GPS定位技术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应用三维遥感的GSP定位数据处理和算流程。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对地观测数据获取量与日俱增。在对海量遥感数据的特征提取与表征上,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展现出了显著优势。然而,遥感影像智能处理框架和信息服务能力还相对滞后,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与模型尚不能满足遥感智能处理的需求。在分析现有深度学习框架和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遥感影像幅面大、尺度变化大、数据通道多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嵌入遥感特性的专用深度学习框架,并重点讨论了其构建方法,以及地物分类任务的初步试验结果等。本文提出的智能遥感解译框架架构将为构建具备多维时空谱遥感特性的深度学习框架与模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李红林 《东北测绘》2014,(6):134-136,139
在山西省地理国情普查实验区朔州市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中,需要使用多种软件处理遥感影像数据。本研究结合多种处理流程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处理后的影像数据分析比较,找到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最佳途径,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影像的纠正方法,为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提高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划分的遥感影像并行处理的路径优化算法,用于解决将并行技术应用于海量遥感影像分布式存储和处理领域时其处理模型所具有的多路可达性所引起的路径动态、最优选择问题。在栅格数据可分解性分析及并行模型数据态、元素、相对信息量和映射等8个基本定义和6个性质的基础上,给出并行处理一般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获得在一般并行处理情况下,以平均计算代价变量的比值作为控制横向并行与纵向并行选择方式的标志,并进一步给出四叉树索引并行生成、基于四叉树的目标检测并行处理等具体示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算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实现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的重要基础是高速影像数据服务。基于影像瓦片模型、分布式并行存储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遥感影像并行服务系统——瓦片服务系统,用于快速存储和访问以瓦片方式组织的遥感影像,为高速影像处理、实景城市等提供高吞吐数据服务。实验结果表明:瓦片服务系统具有快速存储和访问海量遥感影像的能力,在高速影像处理与影像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图像辐射恢复处理消除了大范围航空短波红外分光谱扫描图像的辐射畸变。以土壤吸附烃的光谱特性为依据,通过对训练区图像的因子分析,在主因子空间上,确定出土壤吸附烃异常的特征方向。通过确定方向因子分析的处理,实现了大范围的油气异常信息的识别、提取与分类。  相似文献   

18.
A paper describing activities of the Laboratory of Remote Sensing Methods at Moscow University presents a chronology of the Laboratory's efforts to improve sensor capabilities for acquir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o develop more effectiv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mong the accomplishments cited are early advances in sensor system design and photochemical processing in conjunction with “Salyut” orbital station activities, multispectral imaging experiments in conjunction with high-resolution space photography from the Soyuz-12 (1973) and Soyuz-22 (1976) missions, testing of the first high-resolution Soviet (“Fragment”) scanner imagery (1984), and ongoing work in digital and applied image processing. Translated from: Vestnik Moskovsskogo Universiteta, geografiya, 1987, No. 2, pp. 27-31.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IPS在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中的流程及软件的特点和优势,实例验证,该软件能够快速处理海量无人机遥感数据,为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市场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