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曾庆丰 《地质科学》1980,15(1):34-42
在研究内生脉状矿床时,可见矿脉出现雁行状排列的形式(也称斜列、侧列、尖灭侧现等)。认识它们排列的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本文根据实际材料,对充填于不同性质成矿断裂的各种雁列矿脉进行综合总结,并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其形成机制,最后阐述运用雁列规律在构造应力分析、指导找矿勘探、矿体预测及开采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构性黄土临界状态力学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颗粒之间的联结方式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的结构性的两个主要因素,而水和外力可以改变土颗粒间的联结方式和排列方式,破坏了土的结构性。当排列是影响黄土结构性的主要因素时,在外力的作用下,K0结构性黄土表现出临界状态力学性状。对饱和K0结构性黄土进行不同试验,应用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其规律,总结出在外力作用过程中K0结构性黄土的结构性特殊物理力学性质,为建立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提供有力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晚二叠系龙潭组是川南主要含煤地层,其富煤带的形成、展布方向及排列上展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古构造、古地理等因数的影响。通过相邻矿段、井田的资源量丰度对比,分析了富煤带的变迁规律,分析矿段主要煤层厚度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岩石结构特征对岩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爆是道及地下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正确评价岩爆的烈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岩爆烈度的研究侧重于岩爆岩石力学,而忽略了岩石结构特征的影响,从工程地质角度探讨了岩石原颗粒排列及颗粒的连接对岩爆裂度的影响,从断裂撂学角度分析了微裂隙的扩展规律及其对岩爆烈度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降水效果的数值分析和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延军  赵龙  祁福利  倪福全 《岩土力学》2008,29(10):2673-2677
降水在各类工程中使用的越来越多,已形成了一套设计和施工方法,但其降水效果分析却少有人研究。针对某露天煤矿开挖中的降水疏干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数值模拟研究。在掌握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Modflow建立了较合理的数值模型,对不同工况的降水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实际计算表明,加井时间、调整单井抽水量、井的数目、井的排列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对降水效果有很大影响。分批次、分时段、优化井排列和调整单井抽水量是提高降水效果的设计措施和优化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规律将为降水设计和施工以及实际工程效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一种利用岩石基质矿物晶粒定向排列的统计规律,测定薄片中岩石变形量的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对该法在岩石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王钢 《贵州地质》1990,7(4):352-360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排列了贵州奥陶系14个牙形石带,论述了牙形石生物地层特征、层序、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和宏观化石的关系,并和中国南部奥陶系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北某区资料,探讨在复杂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下,如何做好浅目的层、短排列接好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工作,以GEOVECTEURPLUS处理软件为基础,对野外静校正参数进行误差分析,根据误差大小和分布规律,用不同方法分阶段对其修正,确保了最终自动剩余静校正前,静校正误差减小到目的层反射波半个周期以内。  相似文献   

9.
193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布鲁诺·桑德尔教授(Bruno Sander)首创岩组分析技术(见《Gefüge kunde der Gesteine》),即通过岩石中矿物晶体的空间排列规律的研究来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形过程及其环境条件的一种方法,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半个世纪中,岩组学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建立在“组构的对称反映了  相似文献   

10.
以往认为完整的碳同位素值正序排列是天然气有机成因的特征,完整的反序排列是天然气无机成因的特征。而费-托合成实验的结果中,两种碳同位素值排列都有存在。通过费-托实验基本条件分析与产物同位素特征分析,论证了天然气甲烷同系物碳同位素值正序或反序排列特征是无机合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详细探讨了遥感在化控样品采集位置的确定及野外采集,样品测试结果的资料整理与化控异常圈定、化控异常的解释及野外检查中的应用;提出了快捷方便的遥感化控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深部资源勘探方法,但现有仪器分段分时的工作方式使得其观测精度受不同排列观测条件差异的影响。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研制了一种实现整条测线多点同步观测的分布式电磁探测系统。系统由级联式大功率发射系统和分布式多通道接收系统组成,通过移动发射源位置实现CSAMT和激发极化法2种测量功能;仪器采集的多道原始数据经过干扰噪声抑制后提取出反演参数。利用该系统在吉林松江河地区开展了深部地下水资源勘查,并与同类仪器GDP32II的勘探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式电磁探测系统多点同步观测方式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效地克服了时变性、区域性外界噪声产生的横向异常影响。根据勘查结果在该地区成功预测了深部地下水的有利赋存位置并得到了钻井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不同柱撑浓度条件下制备的HDTMA^ 柱撑蒙脱石系列样品进行研究,结合有机离子的理论空间几何尺寸,提出有机柱撑离子在层间的不同排列展布方式。水平单层排列的HDTMA^ 离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并分别对应于柱撑产物的不同底面间距,水平双层排列虽然也可形成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但是柱撑产物具有相同的底面间距,并用联锁嵌合结构解释了有机离子在水平双层和假三层排列模式下其实际总体高度要低于各单层高度数字之和。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煤炭、铁矿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原煤、铁矿石自给率低,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加大勘查投资,煤、铁资源储量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了全省2008年煤、铁矿勘查部署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钻头在钻进复杂非均质地层时,由于其冠部形状的限制,钻头各部位切削齿受力不均匀,局部切削齿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导致钻头发生“涡动”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多级力平衡”的切削齿周向布齿方案,通过建立全尺寸钻头破岩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顺时针、逆时针以及“多级力平衡”3种周向布齿模式下切削齿及钻头的受力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顺时针和逆时针周向布齿,“多级力平衡”布齿模式下各刀翼载荷分布比较均匀,钻头的稳定性和攻击性均得到较大改善,钻头的破岩效率提高28%以上;顺时针布齿模式下钻头的侧向力最大,其稳定性相对最差;逆时针布齿模式下钻头的钻压最大,其攻击性相对较差,并且钻头的破岩效率最低。上述研究成果能够为指导PDC钻头切削齿的周向布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建议今后加强“多级力平衡”周向布齿模式下切削齿载荷沿钻头径向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以指导防涡稳定PDC钻头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强夯作为一种高效的地基加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针对强夯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单点夯作用下的土体响应方面,对群夯作用下相邻夯点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为研究不同夯点布置形式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在LS-DYNA的框架内,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显式有限元算法和“帽子”本构模型计算了强夯作用下土体的压密程度。首先,基于单点夯试验,通过夯周土体侧向位移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该基础上对菱形、正方形两种常见夯点布置形式下的强夯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夯点布置形式对强夯过程中土体压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夯点间土体同时受相邻夯点的影响,临近后期夯点的一侧土体的加固效果要优于临近先期夯点的一侧;夯点按菱形布置(等边三角形)时土体的加固效果要优于夯点按正方形布置(等腰直角三角形)。此外,夯坑深度、有效加固深度可以将强夯影响深度以内的土体划分为土体剪胀区、强加固区和轻微扰动区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阻率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中从高密度电法系统的发展、电极排列方式,反演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研究进展。说明了高密度电法仪器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电极排列方式为适应地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由某一种排列方式发展到组合排列和自定义排列方式。反演方法由早期的最小二乘反演发展到佐迪反演、基于born近似反演等反演方法,且从一维发展到三维,甚至四维。反演软件也从二维反演发展到三维反演,如德国DMT公司的反演软件从Res2DINV发展到Res3DINV,美国AGI公司的Earthimnge反演软件可以进行水域、跨孔高密度电法发演。列举了高密度电法近几年来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概况,最后,文章总结出高密度电法仪器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发射机功率,增大供电电流,以及增加排列长度,提高仪器通道数量;带地形的非线性共轭梯度三维反演具有需要内存小、计算速度快,可以更好的定位鼻常体的幸间位置等优点.将会得到受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鉴定罗城断裂和上天桥—寺门断裂活动性为目的,在地震地质调查确定其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的基础上,选择第四系覆盖断裂最有可能活动的地段,重点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方法来探测断裂在隐伏地段的具体位置,通过排钻验证,以及揭露其断裂与第四纪覆盖层之间的错断关系,来确定其断裂最新活动年代。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综合物探方法准确探测到了罗城断裂和上天桥—寺门断裂在隐伏地段的位置,且钻孔岩心中断裂面、断裂擦痕、断裂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等发育,但断裂未错断第四系覆盖层,从而确定其断裂活动年代为早更新世。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罗城断裂和上天桥—寺门断裂全新世以来不活动,罗城县的建设规划可不采取避让措施,该鉴定结果为今后罗城县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A structural–geological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Kyrgyz Ala-Too Range. Deformations of the peneplaned Paleozoic basement surface, structures of granite disintegration, and morphostructural manifestation of Late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pre-Paleocene peneplain remnants with the retained weathering mantle partly overlapped by Paleocene–Miocene sedimentary complexes, we have reconstructed the morphology of the folded surface of the Chunkurchak Trough separated from the Chu Basin at the early Miocene. The dome–fold forms, the morphology and arrangement of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disintegration of the basement, have been described for the basement surface.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granites are broken by systems of steeply dipping, fanshaped, and gently dipping faults and fractures. Variously oriented insignificant offsets along slickensides, as well as displacements deduced from the geometry of fracture intersections, are a result of volumetric cataclastic flow of rocks. The tectonic mobility of disintegrated granites, which are abundant in the Paleozoic–Precambrian basement, explains the complexity and scale of tectonic processes initiated by Cenozoic activation. In paleotectonic reconstructions, which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ectonic flow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basement masses, the estimates of Cenozoic relative rapprochement of the Chu Basin and the Kyrgyz Ala-Too Range decrease substantially to 4–6 km.  相似文献   

20.
俯斜式锚杆,因其设计相对简单,施工方便,国内外在进行边坡防护时,得到大规模应用,但从其受力特性来看,此种布置方式不能充分发挥锚杆抗拉强度大的这一特点。基于此,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研究了仰斜式、平行式、俯斜式三种不同锚杆布置形式在防治边坡时的加固效果并得到如下结论:在相同的框架梁结构的情况下,就单从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来看,仰斜式的布置方式要优于平行式布置方式和俯斜式布置方式,俯斜式布置方式为最不利布置方式。当采用仰斜式锚杆进行边坡加固时,锚杆轴力偏大,在锚杆抗拉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仰斜式锚杆可充分发挥锚杆的优点,但在实际工程中需适当增加锚杆锚固段长度。采用仰斜式布置形式时,坡面无明显滑动,框架梁基本处于低受力状态,边坡加固效果要明显优于平行式布置方式和俯斜式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