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华北地区"12·7"降雪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对2001年12月7日一次引发北京交通堵塞的降雪过程成因作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PSU/NCAR的MM5有可能模拟出此次北方较弱的降雪过程,模拟的降雪量、落区以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的时空分辨率较高的资料,对此次降雪的发生、发展和水汽输送过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雪发生前对流层中层先出现饱和,而低层并未饱和,这种弱降雪的产生似乎并不需要中低层有深厚的湿层存在;(2)此次降雪是由对流层中层快速移动的短波槽和近地面出海高压后部的回流共同影响的结果,近地面的高压回流主要对增加低层的湿度有贡献,槽前的西南气流将水汽由南向北输送到华北地区,辐合引起的上升运动又将水汽输送到对流层中上层,槽前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是此次降雪过程的触发机制之一;(3)华北地区大气中可降水量达到7 mm以上时,就可能有弱降雪发生,并有可能根据可降水量判断降雪的维持时间;(4)冰相云物理过程对成功地模拟降雪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热带大气和海洋的半地转适应和发展运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巢纪平 《气象学报》2000,58(3):257-264
半地转适应和半地转发展是热带大气和海洋运动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时间上是可分的,反映了不同的物理过程。当初始扰动作用于大气或海洋时,首先将激发出重力惯性波,当重力惯性波频散后,建立起半地转的平衡状态,此后运动进入到以Rossby波(长波或短波)、Kelvin波和混合波中的Rossby短波为主导的发展状态。文中研究的纬圈半地转适应和发展运动,是Gill长波近似模式的理论基础。同时研究了经圈半地转适应和发展运动,实际上这相当于短波近似模式,它可以应用到研究海洋经圈边界附近的一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静  桑志勤 《四川气象》1996,16(3):11-13,10
对1987年4月25 ̄27日寒潮天气过程ECMWF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进行了预报检验,得出了些新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4.
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瑞宾  朱平  王邦中  杨志勇 《气象》1995,21(4):11-15
对1990年8月7日在北京通县地区所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中湍流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尺度天气发展过程中,近地层的湍流参数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证明了局地的输送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同时看出,中尺度天气过程的侵入会使局地湍谱发生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利用NCAR的公用陆面模式CLM4.0(Community Land Model 4.0),以1961~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大气驱动场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对西南地区陆面过程变化进行了非耦合模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降水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特征,季风期降水量分布为东北—西南走向,以印度缅甸一带向东北方向递减;非季风期近似呈东西梯度,以两湖地区为中心向西递减。全年而言,西南地区约有16.7%的降水首先被冠层截留,到达地面后约有60.5%以渗透的形式进入土壤,另有约17.1%形成地表径流,还有少部分降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加湿低层大气。各水循环因子分布与降水分布密切相关,其中冠层截留、地表径流、冠层蒸发的季风期与非季风期特征差异不大,而地下排水和地表蒸发在非季风期均明显高于非季风期,渗透过程则相反。非季风期西南地区水循环的蒸发高、渗透小、地下排水量显著,这三个过程的共同作用,造成西南地区冬春季陆面水份显著流失,是引发西南春旱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1 暴雨过程 2004年5月,我省暴雨频繁,共出现7次区域性暴雨日;4月和6月暴雨过程较少(表1)。  相似文献   

7.
对1998年5月1日发生在龙洞堡机场的一次降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发生在适宜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且中尺度特征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与乡镇雨量资料的同步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终端显示软件的更新和配置文件夹下数据信息的修改,可将河南省GPRS乡镇雨量监测网络系统建立的SQL雨量数据库中所有关键点的每分钟雨量值,实时叠加显示在雷达探测到的反射率产品中,实现反射率因子和降水率之间的直观对比,帮助业务人员准确使用雷达产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延伸期天气预报得到了空前的重视。随着低频天气图方法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延伸期天气过程预报在我国各地得到了蓬勃开展。为了与过程预报的服务需求相适应,浙江省气候中心设计研发了延伸期天气过程预报在线展示系统。本文从设计思想、系统架构、未来设想3个方面对在线展示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该系统立足于以预报对象为导向的原则,设置了强降水过程和强降温过程2个栏目。强降水过程栏目涵盖预报与实况对比图形、预报文稿、动态评分表格、实况简述表格、实况详述表格5部分内容,强降温过程栏目展示内容与强降水过程栏目类似,但不包含动态评分表格。未来拟从强降温过程指标判别的合理性、强降温过程评分方案、拓展预报体系3个方面对系统功能进行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通化市位于长白山系的西南端,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夏季强对流活动频繁,暴雨和局地暴雨时有发生,但出现较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天气机率很小,全区各站均达到暴雨的天气过程则更少。经历史资料查询,自1951年建站以来,50年中只有1971年8月1日产生过一次全区性质的暴雨天气过程。2005年8月17~18日的暴雨天气则是历史上第二个全区性的暴雨天气过程,8月17日08时-18日08时各站的降水量如下:辉南县52.7mm;梅河口市58.4mm;柳河县64.7mm;通化县64.0mm;通化市区71.1mm;集安市73.4mm。本场降水,北部县(市)主要集中在前12小时,南部县(市)主要集中在后12小时,降水过程中雨强不是很大,但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1.
张佳华  陈开喜 《气象科学》2002,22(1):119-126
植物生态过程在陆面过程模式起重要作用,本文从陆面过程的发展历程分析植物生态过程与其耦合的状况,包括在耦合过程中先后出现的孤立的物理过程模式、简单的耦合生物过程模式、机理的植物生理-生物化学耦合模式、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耦合模式和动态的生物地理模型耦合模式。最后探讨了陆面过程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金融领域中的多种数学模型,重点是利用R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继续讨论更多的随机微分方程(SDE)模型,包括均值回归过程、均值回归的Ornstein-Uhlenbeck(OU)过程、平方根过程、CIR模型以及Θ过程.进一步,将对当前SDE数值解的研究给出更深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一次连续性降雪过程云微物理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迟竹萍  龚佃利 《气象》2006,32(7):25-32
利用PSU/NCARMM5V35非静力数值模式对2005年2月14—16日山东连续性降雪过程进行了数值预报,模拟的降雪开始时间、发展演变及持续时间与观测较一致。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用模式输出预报资料,特别是采用Reisner混合冰相过程计算的云水、雨水、冰晶、雪晶等比含水量数值,对降雪过程的水汽输送、不同发展阶段微物理参数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南海的西南急流和低层的东南风水汽输送,850hPa中尺度切变线的维持和低涡的发生、发展,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宏观条件;模拟的运动场和微物理场的时空演变表明,垂直运动是水汽凝结、冻结和冰粒子碰并和“蒸-凝增长”的运动学条件。  相似文献   

14.
“97.5”,“81.5”两次孟湾风暴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良淼  陈见 《广西气象》1998,19(2):21-22
对发生季节,地域及影响系统都十分相似的“97.5”、“81.5”两次孟湾风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影响系统强度的差异,造成降水的范围及量级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前汛期暴雨过程客观预报业务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台80年代中期起陆续研制了“粤北MOS分县两级预报方法”,经多年使用、总结派生出“粤北暴雨过程MOS客观预报业务系统[1]”(以下简称SGMOS);“综合运用数值预报产品作粤北前汛期暴雨预报“’”也经多年使用、总结改进后投入业务运行(以下简称SGBYZ);“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以下简称SGBY3);“应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作粤北前汛期暴雨预报[’J”(以下简称SGBYI)。以上四个客观预报业务系统于1993年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系统经过两年的运行,运行情况如何?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预报水平是否稳定?能否对其进行优…  相似文献   

16.
17.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I0001-I0001
1暴雨过程 2011年4—5月,全省降水总体异常偏少,为历史同期最低值。进入6月后降水量赣北、赣中明显增多,且降雨相对集中,先后经历了4轮强降雨过程。4-16月全省共有8d出现区域性暴雨(表1)。  相似文献   

18.
诊断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温市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诊断分析逐渐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这个近代天气学中用来分析天气过程物理机制的方法、不只限于应用在天气学研究中,也逐步推广到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客观预报,不管是用数值预报模式还是用统计预...  相似文献   

19.
中尺度模式云降水物理方案介绍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大气模式中湿过程的饱和凝结、对流参数化和显式云物理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特点.中尺度大气模式的对流参数化和显式过程一般有多种方案,介绍了多种方案的主要处理方法、基本微物理过程、预报量和主要特点.对流云模式都采用显式过程,但不同模式的湿过程有一定的差别,有各自的微物理特点,对有代表性的云物理方案进行了叙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水库流域致洪过程的水文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1970-1995年5-10月丹江口水库流域各水文气象站或雨量点逐日降水资料和丹江口水库水文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该流域致洪过程的水文气候特征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致洪过程主要集中于7-9月,这一时段的致洪过程次数占其总次数的70.2%;而就致洪过程的持续时间和洪水强度而言,则以9-10月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