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新 《浙江气象》2001,22(1):26-27
通常认为,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与油菜开花期的天气关系密切,与苗期天气则无明显的相关性.而在慈溪油菜菌核病发生、发展的分析和预报实践中却发现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不但与花期的天气关系密切,而且与苗期的气象因子也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迎波  王建林  陈晖  杨霏云 《气象》2008,34(3):93-99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开展油菜产量动态预报对农业生产和国家食物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及主产区油菜产量资料、发育期资料、生理气象指标、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日照时数等资料,通过相似系数和欧氏距离建立综合诊断指标,根据历史年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研究分析预报年的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以此建立全国、各主产区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预报试验和预报检验的丰歉趋势预报正确率、实际单产预报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该方法可使业务预报的时效提前,并实现动态跟踪预报,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我县历年油菜播种面积达6~7万亩.在气候适宜,无病虫害的条件下,全县油菜平均亩产可达100~150公斤.丰年甚至可达200公斤.分析我县多年来的油菜产量状况,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油菜菌核病.如1987年,全县平均田间病株率40%(严重者达80%),该年我县油菜平均亩产仅40多公斤.油菜菌核病在本县始发生于每年的3月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冬季光、温、水等气候资源丰富,有利于油菜生长。但历年气象资料表明,袁州区油菜生产中存在播种期干旱、开花期低温阴雨、春季高温高湿等气象灾害,影响油菜稳产、高产、优质,尤其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及影响程度有加剧的趋势。通过对袁州区气候资源的分析,认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时播种、加强管理、采用高产抗病新品种等措施,可防御或减轻气象灾害,使袁州区的油菜达到稳产、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5.
利用湖南省早稻产量与发育期、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日照时数等资料及早稻生理气象指标,在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动态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引进早稻生育期内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了早稻产量综合动态预报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早稻产量增减趋势预报和定量预报上,正(准)确率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油菜花期物候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预报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佩  高苹  钱忠海  吴洪颜  江海东 《气象》2020,46(2):234-244
以油菜开花开始时间(即始花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16年江苏省油菜发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步气象数据,分析油菜始花期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油菜生理特性,筛选与油菜始花期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以高淳站为例,采用通径分析明确各气象因子对油菜始花期的作用并评估因子敏感性,最后构建油菜始花期的回归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地区油菜始花期呈逐年提前趋势,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提前3 d以上;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终日(X_1)、当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X_2)、现蕾至开花前时段内分别大于0℃、5℃和10℃的有效积温(X_1、X_4和X_5)、最低气温分别小于0和5℃的日数(X_6和X_7)及平均最低气温(X_8)等8个因子与油菜始花期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2月上旬至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X_8)、日最低气温小于5℃日数(X_7)、大于5℃有效积温(X_4)对油菜始花期的直接影响位列8个因子的前三位,且这3个因子两两共同对油菜始花期的相对影响程度也排在各因子对回归方程R~2总贡献率的前三位;其余5个因子直接效应普遍小于间接效应,且它们主要通过X_4、X_7、X_8对油菜始花期产生影响,而X_4、X_7、X_8也通过这5个因子产生一定影响;去掉任何一个因子,都会引起其他某些因子对油菜始花期的直接、间接作用发生变化;基于这8个因子构建的回归模型可解释68.48%的油菜始花期变化,并具有区域适用性。因此,就江苏地区而言,光照和降水对油菜开花早晚影响较小,热量条件才是江苏油菜开花早晚的主要限制因子,所构建的始花期预报模型可较好反映油菜开花时间早晚与相关热量因子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树庆  陈剑  韩智平  王琪 《气象》2013,39(6):782-788
天气、土壤条件影响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作业的质量及作业效率,进而影响到苗情、产量和生产成本,东北地区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是土壤湿度、土壤解冻深度、温度、日雨量和风力等.根据气象、土壤条件对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的影响,用模糊隶属函数建立了这些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评价函数及其农业气象指标,用权重法分别建立了整地、播种和收获综合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模式和指标符合实际,可以用于相关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业务.在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该模型还可以用于相关农事气象适宜度和适宜期的预报.  相似文献   

8.
以上麦分带轮作制和油菜育苗移载农业适用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各载培技术条件下播种适宜的农业气象指标,用非邻均值生成法对正常年理上积温建立修正列模型,以安顺地区为例进行的技术条件下小麦,油菜播种期农气指标分析及播期预报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BP神经网络在油菜花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花期预报模型,发布观赏性植物的精准花期预报,为旅游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已经成为气象服务领域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了解高淳旅游区油菜花期的变化规律,探索其预报方法,指导高淳油菜花节旅游活动,根据1985—2010年高淳站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日日照时数、日平均5 cm地温、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小型蒸发量等气象观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其与油菜花期相关系数较大的3个主成分,即温度因子、天气因子和辐射因子,以此为输入因子,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菜花期预报模型,探讨BP神经网络在花期预报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传统的有效积温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开花期平均相差4.25天,BP神经网络方法预报结果与实际开花期平均相差1.5天,与有效积温预报油菜花期的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技术具有预测结果准确率高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在花期预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子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菜生长期内,平均温度高有利于生长发育,对提高产量有积极作用;初花前期的平均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油菜生长和增产;终花到成熟期,平均温度过高,降水量过大,油菜产量就降低;在成熟期遇30℃以上高温,会使油菜高温逼熟;昼夜温差越大,油菜产量越高;降水时间和生长期总降水量在本试验中对产量没有很大影响,日照时数越多产量越高;冬季冰冻使菌核病发病基数降低,间接影响油菜产量,开花期的霜冻导致油菜分段结实。  相似文献   

11.
气象场相关结构对EOFs展开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裕国  江志红 《气象学报》1993,51(4):448-456
本文从矩阵扰动理论出发,提出利用矩阵的范数(norm)作为度量气象场随机扰动的稳定性指标,并由此间接推估EOFs展开的稳定性。经理论论证、数值试验和实例计算表明,气象场的相关性越好,达到稳定相关结构所需样本越小,由此得到的EOFs稳定性也越好,反之则不然。上述规律又直接受样本大小n和站点数目p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气象场来说,达到稳定EOFs的样本临界值不同,必须警惕EOFs展开有可能不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油菜春季涝渍过程灾变判别指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湖南省油菜为研究对象,综合洪涝与连阴雨的致灾因子,利用历史灾情数据反演涝渍过程样本,构建临灾、受灾状态样本,采用均值t检验方法,定量分析不同降水累积衰减系数w情况下,降水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构建有效累积降水量PE。基于Fisher判别准则,计算涝渍灾害临灾与受灾的临界线,构建逐日动态的油菜春季涝渍过程灾变判别指标y,并进行涝渍过程样本反演及独立样本验证。分析春季涝渍受灾频率与相对气象产量的关系,构建灾害影响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当w=0.899时,受灾与临灾样本PE的差异最显著。灾变判别指标y可逐日动态监测涝渍灾变过程及灾害后续影响,为动态监测区域油菜涝渍过程提供了数据支撑;指标指示的灾变范围与实际受灾情况基本一致,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参考。开花期及结荚期湖南油菜涝渍受灾频率较高,成熟期较低。湖南省油菜春季涝渍灾害影响指数呈东南高西北低,长沙东部、株洲中部及北部、湘潭、永州及郴州中部油菜产量受涝渍灾害影响最重。  相似文献   

13.
李妍  黄峰 《气象科学》2001,21(1):110-116
本文以气象要素标量场为对象,利用体绘制方法来实现其可视化,根据气象数据特点以及可视化对数据集的要求,建立了一个气象要素标量场可视化绘制模型,并给出绘制的实例,能达到实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气象场收敛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一个气象场的总方差可分解为代表气象场基本特征的信号场方差和代表随机干扰的随机场方差两部分。研究表明,若给定气象场总方差,则当噪声场方差强时,信号场方差必较弱,反之亦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经验正交函数(记为EOF3)收敛速度的影响因素,指出EOF3用于气象场时,其收敛于原始场的速度取决于场的联合熵及场内各站点的个别熵敛两方面因素,并以前者为主。在标准化情况下,上述因素等价于气象场本身的相关结构和场内空间分布变动程度对收敛速度的影响。文中提出对任一气象场资料应用EOF3方法时,预估其收敛速度的几种经验性判据。分析表明,这些判据的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籽粒增重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承杰  蒋庆霖 《气象学报》1987,45(2):247-250
本着为向日葵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气象依据的目的,白城地区农业气象试验站1982—1984年共进行了三年分期播种试验。1982年播种期是10/5,20/5,30/5,10/6,23/6五期;1983年增加了20/4,30/4两期,去掉了23/6那一期,共六期;1984年又去掉20/4那一期,仍为五期。1983和1984年为2个重复。  相似文献   

16.
用Priestley-Taylor模式计算棉田实际蒸散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农田蒸散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棉田实际蒸散的气象条件,棉花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水分等因素,利用Priestley-Taylor模式、棉花叶面积指数和相对有效土壤湿度建立了棉田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模式。该模式仅需常规气象和农业气象资料,具有较高的精度,便于在干旱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秦皇岛市建设康养城市的气象服务需求,通过对秦皇岛地区近50年气候舒适度的深入研究,运用天气学、应用气象学原理,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秦皇岛地区多种生活气象指数对气象要素的敏感度和依从性,确定了关键影响因子。综合考虑相关显著的气象要素,利用因子相乘等方法,建立了舒适度、户外游泳、海上观光、海钓、蓝天和户外锻炼等与秦皇岛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气象指数公式。采用文献检索法、访谈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基于人体安全、健康和舒适的角度,参考秦皇岛市近50年气候舒适度的研究结果,以及相关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发布标准等,根据人体适宜程度进行了单因子阈值确定。考虑专业气象服务实际需求,根据实用性原则,对指数计算结果进行了气象指数的分级,提出了基于气象视角的建议。依据气象台、海洋气象台等相关部门影响因子的预报结果,可计算出生活气象指数数值,根据等级划分标准,制作生活气象指数等级预报。生活气象指数预报指导人们更合理地安排生活和运动,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扩大了气象服务领域,有利于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制约化工生产企业停产检修期间的气象条件时,根据其施工特点及生产实际,得出了降水、日最高气温、860hPa以下温度层结分布与化工设备维修密切相关;设计出化工设备维修气象指数;依据T106场格点预报资料建立了未来4天的滚动预报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