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8月26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仪器震中为北纬37°42'',东经101°34'',位于冷龙岭主峰北东方向。地震发生以后,青海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等单位先后进行两次考察。  相似文献   

2.
三湖地区指柴达木盆地东部达布逊湖、霍布逊湖以及小柴达木湖所围绕的地区(北纬36°40''-37°50'',东经95°00''-97°00''),是青海高原地震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罗城地区的地质构造与注水采盐诱发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犍为县罗城地区(北纬29°17''-29°27'',东经103°55''-104°10'')位于威西盐矿厚度带上,历史上没有地震记载。四川省五通桥盐厂分别于1967年和1976年在罗城地区上了第一、二期基本建设工程,运用钻井注水采盐工艺对威西盐矿的岩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泾阳震群和地裂活动区位于渭河断陷盆地北缘的嵯峨山一带,即北纬34°14''~47'',东经108°42''~58''。  相似文献   

5.
根据甘肃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6月8日17点40分49.6秒在北纬37°40'',东经102°34'',即武威县上坊寺一带发生一次4.0级(Ms)地震。震中区听到地声,有感强烈,人们惊逃户外,个别干垒土坯墙摇倒,上坊寺林扬路连陡坡塌方。  相似文献   

6.
刘家峡应力站地理位置为东经103°19'',北纬35°48''。其构造位置属于北北西向的河西系庄浪河凹陷带与北西向兴隆山、马衔山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的南西缘。该站附近出露的地层为前震旦系马衔山群变质岩系,其厚度约1100m。  相似文献   

7.
1982年6月16日,四川省甘孜县发生6.0级地震,造成11人死亡,13人受伤,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292万元。 地震概况 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如下: 发震时间:1982年6月16日7时24分29秒 震中位置:北纬31°50′,东经99°51′  相似文献   

8.
1982年4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发生了一次5.5级地震。根据宁夏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的基本参数为:发震时刻:14点36分56.4秒;震中位置:北纬36.07°,东经105.6°;宏观震中位于海原县蒿川公社;震级(Ms):5.5,震源深度:18-2公里。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江西龙南县发生5.0级地震。震中为北纬24°44'',东径114°48'',深度16公里。自此至3月11日,据流动地震台网观测,总计有ML ≥ 1.0级地震270次,其中4.0 > ML ≥ 3.0有9次,3.0> ML ≥ 2.0有52次,此后,截止11月底,又发生ML ≥ 2.0级8次。  相似文献   

10.
1979年7月9日18点57分23.1秒,江苏省溧阳县发生Ms=6.0地震。据江苏省地震局测得:微观震中为北纬31°27′,东经119°15′,震源深度约12公里。宏观震中位于上沛公社石家圩与东塘村附近。震中烈度为Ⅷ度。 1974年4月22日在靠近这次震中处,曾发生Ms=5.5地震,即微观震中在北纬31°27′,东经119°19′宏观震中在这次宏观震中之西北胡家边一带。这两次地震在震害上有共同点和差异点。分析这两次地震震害资料,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供重建家园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60年11月9日18时43分42秒松潘漳腊附近发生6.7级强烈地震,仪器测定震中位置为北纬32°42′,东经103°42′。震源深度20公里。震源机制参数:A 节面走向北47°东,倾向南东,倾角60°,顺时针扭动;B 节面走向北41°西,倾向南西,倾角88°,反时针扭动;主压应力方向北89°东,仰角19°。极震区位于漳腊南东侧,震中烈度Ⅸ度,宏观震中位置为北纬32°47′;东经103°40′,宏观震源深度7公里,地震使6个公社受害,面积达31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1888年景泰地震是老虎山北缘断裂带现今继承性活动的结果,地震破裂带由四条不连续的断层组成,走向北西60°-70°,全长48公里,尤以中段表现清晰,可见断坎,地震滑坡和基岩崩塌以及微地貌断错的地质证据。该地震水平断距2-5米,平均3.6米,垂直断距1-1.5米,最大为2米,地震的宏观震中在陈家庄-上西沟附近,其地理座标是东经103°47''北纬37°05''。根据野外考察和史料记载重新圈定了此次地震的等震线,并修正了该地震的震级为6 (3)/(4)-7级。为了确定地震破裂带的年代,本文利用邻区资料,粗略给出了次生黄土坡的蜕变曲线及θ=83.87-25.21OGT关系式,并用树木年代学的新方法确定了地震破裂带的年代。用古地震法和活断层法求得古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800-1000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震目录》附录记载,1948年12月23日桦南、宝清一带发生5 3/4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6.0°,东经131.0°,相当于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种马场附近。由于资料不详,这次地震未编入正式目录。1986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四卷下)依1977年资料,把这次地震的震中修订到北纬44.9°,东经130.4°,即穆稜县城西侧,震级取为5.3级。在研究七台河地区工程地震过程中,辽宁省地震局地震大队1988年4月对这次地震进  相似文献   

14.
一、地震参数及地震序列特征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发震时刻:1985年3月29日19时15分02秒;震中位置:北纬29°22′08″,东经104°49′34″;震源深度:7千米;震级(Ms):4.6;震中烈度:Ⅶ。据现场考察,宏观震中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至燕子山一带,其几何中心坐标为北纬29°22′39″,东经104°48′46″。宏、微观震中之间相差约2千米。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和10月19日1时1分在山西省大同县、阳高县境内连续发生了两次强烈地震,震级分别为Ms5.7级和Ms6.1级。据山西省地震局公布的这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分别为北纬39°56.9′,东经113°49.95′和北纬39°56.6′,东经113°49.8′,极震区在大同  相似文献   

16.
1988年4月25日21时40分,在芦山县太平附近发生了4.5级地震。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北纬30°27′;东经103°00′。雅安行署地震办公室和四川省地震局测量队联合派员对震区进行了考察。经考察,震中位于两河口北面,即北纬30°25.8′,东经103°04.2′,震中烈度达Ⅵ度。  相似文献   

17.
1990年4月17日19时59分21秒新疆乌恰发生M_s=6.4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9°30′,东经74°30′,震中位于乌恰西南膘儿土卡依乡。地震发生后,新疆地震局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即赴  相似文献   

18.
构造地震与塌陷地震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怀存  王保平 《地震学报》1990,12(4):448-455
本工作利用鲁中南台网的记录资料。台站分布在北纬34.5°—37°,东经115°—119°5。该台网所使用的仪器均为64型、65型和DD-1型短周期地震仪。仪器放大倍数在3万—16万倍,仅有个别台站的仪器放大倍数较低(4千倍)。该台网有20个台站组成,平均台距约55km。在资料选取方面,考虑到尽可能减小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介质影响。本文选用了7个构造地震(表1中1—7号)和4个塌陷地震(8—11号),其震级在ML=2.6—3.4之间,震中位置大部分分布在北纬34.5°—35°,东经117°—117°40′范围内。仅有一个地震的震中位置较分散(表1中的编号3)。震中位置采用和达、高桥、石川  相似文献   

19.
1 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刻:1992年8月17日04时16分。震中位置:微观震中在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北(北纬30°00′,东经91°54′);宏观震中在墨竹工卡县羊日岗乡脚岗村(北纬30°00′,东经91°58′)。震级:M_3=5.1。震中区烈度:Ⅶ度。震源深度:h=14公里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 1986年7月10日9时15分,在四川省盐源县黄草乡发生了M_S=5.1级地震。微观震中:北纬27°25′,东经101°27′。震源深度15千米(西昌地震中心站定),宏观震中在盐源县黄草乡附近,即北纬27°19′,东经101°20′。震中烈度Ⅵ度。有感范围:东到盐源县右所,西到盐源县左所,南到渡口,北至木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