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16”暴雨诱发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许凤雯 狄靖月 李宇梅 王志 包红军 刘海知 |
| |
作者单位: |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河海大学水文气象研究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081;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北京 10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8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111、41871020、41875131)、国家气象中心水文气象预报团队项目和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GMAYBY2020-156)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从2018年7月16日北京暴雨过程雨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出发,介绍了此次过程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及检验;并基于北京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度信息,结合多源融合定量降水估测(QPE)驱动CREST水文模型模拟径流量与土壤湿度特征、过程雨强特征,分析了北京本次地质灾害气象成因。结果表明,北京北部和西部处于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区(县)小时累计面雨量达到50 mm以上易发生灾害,降水持续24 h后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段,灾害常发生于雨强较大峰值后的15 h内;基于雨强-降水持续时间推求的地质灾害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对北京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水文模型的北京区域径流量、坡面径流深、土壤湿度等水文过程要素模拟对预警也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气象成因分析 雨强-降水持续时间关系 CREST水文模型 北京 |
收稿时间: | 2018-12-09 |
修稿时间: | 2020-02-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