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陕西小秦岭区波浪状镶嵌构造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引用本文:李治堂,刘春富.陕西小秦岭区波浪状镶嵌构造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J].陕西地质,1988(1).
作者姓名:李治堂  刘春富
作者单位: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地质六队,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地质六队
摘    要:小秦岭地处 NWW 向天山—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和 NE 向大兴安岭—龙门山构造带交汇部位。区内发育着一系列 NE 和 NWW 向等距平列分布的次级构造带。这两系统的构造互相交织,将该区织编成规律的斜方网格构造格局。构造波峰带控制着成矿带的分布;网结(构造带交汇处)控制着金矿田、矿床和含金石英脉密集区及金的化探异常区的分布;网眼(波谷与波谷带交汇区)是与金有关的Hg、Sb、As 异常分布区,不利金矿形成。具体断裂则控制着具体的含金石英脉和蚀变构造带的分布。这些控矿构造具有级级相套和等间距分布的规律性,因而矿带、矿床、矿脉亦具等间距分布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