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类星体形成的半解析模型
引用本文:杨爱华.类星体形成的半解析模型[J].天文学报,2014(1).
作者姓名:杨爱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073055)资助
摘    要:以Kang等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为基础,研究星系和中心大质量黑洞的共同形成和演化.假设类星体的活动性由星系并合引起,通过引入黑洞吸积率,确定了红移区间0z4.5的类星体的热光度函数,并分别从爱丁顿比率、黑洞质量函数和两点相关函数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限制,模型预言的光度函数能在整个红移、整个光度范围内与观测相符合.结果显示,常数爱丁顿比率不能很好地描述黑洞吸积,爱丁顿比率需要在一定红移范围内随红移增加;星系主并合是触发类星体活动性的有效机制,而次并合只对低光度和中等光度的类星体有影响,对高光度类星体影响很小;在z=1.0处,极高光度的类星休比其他类星体具有更强的成团性.

关 键 词:类星体  超大质量黑洞  星系  演化  方法  解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