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种群结构的地理变异
引用本文:徐恭昭,罗秉征,王可玲.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种群结构的地理变异[J].海洋科学集刊,1962(2):98-109.
作者姓名:徐恭昭  罗秉征  王可玲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调查研究报告第187号
摘    要:鱼类的种群桔构是鱼类最基本属性之一,也是种群补充与死亡两个相互矛盾过程的结果。许多的研究表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直接关系到鱼类生活习性和种群数量预测与控制等问题的解决。然而,直到目前,对鱼类种群结构的系统研究仍然注意不够,某些学者,在探讨其规律性时也多从种间比较出发;对种内不同种群进行系统研究,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我们在"大黄鱼的种族"一文中,曾经对我国近海三个主要鱼群(浙江北部岱衢洋、福建北部官井洋和广东西部硇洲近海生殖鱼群)种群秸构的某几项指标,如长度、性比等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是,资料的系统性或地区的广泛性均不能达到研究种内规律和地理变异规律的要求。本文是在过去的基础上于1959-1960年又补充收集另三个生殖鱼群(江苏南部吕泗洋、浙江南部猫头洋和广东东部南澳近海生殖鱼群)以及三个非生殖盛期鱼群资料(浙江南部洞头详,福建南部厦门外海和广东东部汕尾外海鱼群)加以分析的结果(图1)。文内主要探讨了大黄鱼种群秸构的寿命和年龄粗成,以及性成熟等指标的种内与地理变异规律及其雌雄变异理律;并对影响各地理种群的种群数量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参加这项工作的资料收集和耳石制片及资料计算的还有滕文法和黄颂芳等同志。本报告承张孝威教授热情指导,此外,方宗熙、郑执中等教授和管秉贤、郑守仪等同志也提出许多宝贵意晃,作者在此瑾致以衷心感谢。

关 键 词:大黄鱼  形态特征  地理变异

THE GEOGRAPHICAL VARIATION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
Xu Gong-Zhao,Luo Bing-Zheng,Wang Ke-Ling.THE GEOGRAPHICAL VARIATION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J].Studia Marina Sinica,1962(2):98-109.
Authors:Xu Gong-Zhao  Luo Bing-Zheng  Wang Ke-Ling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tic results of the data on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Large Yellow Croaker, collected along the China coast from 1958 to 1960. It is our first attempt to analyse the problem of geographical variation of its population pecularities such as life-span, age-composition and sexual maturation.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集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集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