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方位各向异性反演技术对比和总结
引用本文:梁志强,李弘.不同方位各向异性反演技术对比和总结[J].物探与化探,2024(2):443-450.
作者姓名:梁志强  李弘
作者单位: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U19B6003);
摘    要:随着“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基于方位各向异性理论的叠前P波裂缝反演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方位各向异性反演可以得到裂缝方位和裂缝强度,但是不同的反演技术得到的表征裂缝强度的参数各不相同,反演结果也常常有所差异,因此就造成了裂缝各向异性反演结果的不唯一性,进而造成谁才是“正确的”这种困惑和疑问。本文从Thomsen各向异性理论出发,通过裂缝模型(Hudson薄币模型、Schoenberg线性滑动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的裂缝反演技术(VVAZ、Ruger近似和傅立叶级数)中建立各向异性的参数联系,给出了不同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结果的真实含义和数学表达,并对不同反演技术与裂缝模型参数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深化了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反演的研究,为基于“两宽一高”数据开展大规模的裂缝检测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关 键 词:方位各向异性  裂缝反演  VVAZ  Ruger近似  傅立叶级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