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海交互作用与黄东海域古扬子大三角洲体系研究
引用本文:王颖,邹欣庆,殷勇,张永战,刘绍文.河海交互作用与黄东海域古扬子大三角洲体系研究[J].第四纪研究,2012,32(6).
作者姓名:王颖  邹欣庆  殷勇  张永战  刘绍文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海岸海洋科学系,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摘    要:河海交互作用与堆积型大陆架发育,是中国海浅海地貌的主要特色.发源于世界屋脊的大河中有5条汇入中国海,源远流长,携运了巨量泥沙被阻积于岛弧背侧的边缘海中.经过漫长的新生代地质时期,尤其是在中、晚更新世堆积为陆架,并经历着全新世海侵过程中的浪流改造.作者通过近30年对区域海岸海洋研究的成果积累,逐渐认识到:在南黄海-东海海域,分布着一个巨型的三角洲体系:基底的大三角洲是中、晚更新世由古长江、古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输水供沙,受季风波浪和潮流作用形成的,其发育时代应在长江贯通下游汇入黄、东海以后;其上叠置发育了规模逐次减小的古江河三角洲、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全新世—现代长江三角洲和历史时期的废黄河三角洲,组成巨型的复合三角洲体系,表层经全新世以来海侵改造发育了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的沙脊地貌.大三角洲体系覆盖着东海及南黄海海底,形成大陆架表层沉积地貌.这一巨型的河-海交互作用大陆架、三角洲体系,独具特色,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建议:首先需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多项调查,包括遥感影像判识,水深与地震剖面探测,海底底质与钻孔取样,以及现代水文泥沙测量等,阐明其分布与环境特征;再进一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地质地理、地貌、沉积、海洋动力、海平面变化与河流变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等,期以阐明古扬子大三角洲体系各组成部分分布的范围、沉积组成和地貌特点,以及相互叠置关系.最终期以揭示中、晚更新世以来河-海交互作用过程与动力机制、海岸变迁与陆架堆积发育等基础科学问题,为亚太边缘海与大河相互作用的堆积型陆架发育提供实证,丰富海洋地质学理论.同时,可阐明现代海岸滩涂的蚀、淤动态,为新生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物源及陆架海疆权益维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河-海交互作用  古扬子大三角洲体系  堆积型大陆架  南黄海-东海海域

STUDY ON RIVER-SEA INTERACTION AND FORMATION OF PALEO-YANGTZE GRAND DELTA SYSTEM IN THE AREA OF SOUTH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Wang Ying , Zou Xinqing , Yin Yong , Zhang Yongzhan , Liu Shaowen.STUDY ON RIVER-SEA INTERACTION AND FORMATION OF PALEO-YANGTZE GRAND DELTA SYSTEM IN THE AREA OF SOUTH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J].Quaternary Sciences,2012,32(6).
Authors:Wang Ying  Zou Xinqing  Yin Yong  Zhang Yongzhan  Liu Shaow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