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华南大规模低温成矿域(指成矿温度100~250 ℃)以Pb、Zn、Ag、As、Sb、Hg和Au等矿床为特征,分布范围约达90万km2。该成矿域可按照分布区域进一步划分为川滇黔Pb-Zn-Ag矿集区、右江盆地Au-As-Sb-Hg矿集区和湘中盆地Sb-Au矿集区。华南低温成矿域的成矿作用时间大致限定在印支期(230~200 Ma)和燕山期(160~130 Ma)两个阶段,都经过了中生代末期-新生代的强烈构造改造。华南低温成矿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可与美国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卡林型金矿和砂岩型铀矿低温成矿域相提并论,二者并称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低温成矿域。上述情况无疑表明,无论是与美国中西部低温成矿域的对比,还是在大地构造、区域构造以及局部构造不同尺度构造分析方面,大规模低温成矿作用与华南中、新生代构造作用和构造改造关系都极为密切。因此,相关构造和成矿作用的研究属于国际构造地质学与矿床地质学的前沿科学领域。 近年来,在华南的中新生代构造解析、年代学限定、构造运动学叠加,以及深部构造探测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在低温成矿作用的物质来源、迁移活化和成矿富集过程以及成矿时间限定等方面,研究成果也很丰硕。然而,如何将构造解析与成矿作用研究进一步密切结合,则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这正是本专辑出版的初衷。 本专辑“华南中、新生代构造与低温成矿作用”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编号:2014CB440900)研究基础上,针对中、新生代构造对低温成矿作用的时空制约关系研究的新成果而出版的。本专辑共收录9篇论文。第一作者为颜丹平、许晨光、韩阳光、宋志冬、杨文心和王继斌的6篇论文,以区域构造和与低温成矿作用相关的典型穹隆体为切入点,通过中生代构造样式、构造运动学的精细解析、年代学的限定与形成过程的模拟,重建了华南中生代板内造山作用和随后的构造叠加作用,提出以拆离断层发育为基础、断层相关褶皱叠加形成穹隆构造的构造模式。这一新认识将不同层次构造变形、两个方向构造运动学叠加及时间演化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于深入理解构造的时空关系和控矿机理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另外还有第一作者为李庶波、代鸿章和孔志岗的3篇论文。裂变径迹方法目前被广泛用于低温年代学和构造隆升与剥蚀作用的研究。李庶波等作者对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隆升作用的裂变径迹反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华南中、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和剥蚀过程。代鸿章等作者对云南因民铜矿沉积作用环境与成矿机制的研究和孔志岗等作者对川滇黔Pb Zn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分别从基底和盖层赋矿角度证明了成矿物质可能共同来源于基底变质岩系和部分沉积层系。 在前辈工作基础上,本专辑凝练了“973”计划的部分成果,将华南中、新生代构造及其对低温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与机制研究推向前进,并推动相关前沿科学的研究工作,为将构造作用与成矿理论研究相融合而做出贡献。 感谢所有作者(包括论文没有能够在本期刊登的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人员为本专辑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