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地形/均衡重力场模型构制及其拟稳分析
引用本文:王凯, 张传定, 吴星, 侯强. 地形/均衡重力场模型构制及其拟稳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 57(3): 760-769, doi: 10.6038/cjg20140307
作者姓名:王凯  张传定  吴星  侯强
作者单位:1.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8;; 2.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7;;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4. 北京环球信息应用开发中心, 北京 100094;; 5. 61287部队, 成都 61003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4026,41104047,41304022);地球空间环境和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1-01-0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摘    要:重力空白区数据填补的一个主要方法是基于地壳均衡理论进行的,该方法亦用于EGM系列模型的构建中.本文研究了地形数据在构制地形/均衡重力场模型中的应用,分析了补偿深度对Airy位模型和面凝聚位模型的影响,给出二者的最佳补偿深度分别为50 km和40 km.以纯卫星重力模型为参考,后者在前120阶的精度要高于前者,但在121~250阶的精度较低,组合模型精度高于单一模型精度.对地形/均衡地球重力场模型进行了EGM2008拟稳分析,研究了不同分辨率基准的拟稳效果,分析表明:30'分辨率的拟稳基准所得拟稳模型对应的阶方差与参考阶方差曲线直到360阶都有较好的一致性,以EGM2008为基准,其相对累计大地水准面高误差在140阶时为6.83cm,相对累计重力异常误差在220阶时为1.10 mGal.

关 键 词:地壳均衡模型   地形/均衡位模型   拟稳基准   地形模型   补偿深度
收稿时间:2013-01-14
修稿时间:2014-01-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