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_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缪淼,朱守彪.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_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J].西北地震学报,2013,35(2):278-288.
作者姓名:缪淼  朱守彪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室研究专项,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摘    要:2012年4月11日在北苏门答腊的西部海域附近发生了MW8.6特大地震和2小时后的MW8.2强烈地震,这是到目前为止震级最大的板块内部走滑型地震。本文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及研究结果,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尽管发生于印度洋板块的沃顿海盆内(巽它海沟西南),但该地区断层发育、中强地震活跃、变形情况复杂,特别是印度洋板块在向NW方向运动时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这种差异运动导致在板块内部产生剪切应力,因此在板块内部近SN向的断层及附近区域不断积累弹性应变能;同时2004年的MW9.2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对该次地震造成了应力加载,起到了触发作用,最终导致了本次特大左旋走滑型地震的发生。此外库仑应力变化计算表明,MW8.6地震在MW8.2地震的震源区附近的库仑应力增大,增加值超过0.05MPa,因此对MW8.2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计算结果进一步显示,该次地震对其周围陆地影响较小,苏门答腊岛处于地震影响区中,库仑应力降低了0.03MPa,发生强余震的风险下降。主震后的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库仑应力增加区一致。本次MW8.6特大地震后,全球范围内的M≥5.5地震活动性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而该现象在本世纪以来其他5次M≥8.5的强震之后并未出现;同样,该次特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震后中国大陆地区M>4.5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高。

关 键 词:2012苏门答腊MW8.6地震  走滑型地震  孕震机理  地震触发  地震活动性  中国大陆

Seismogenic Mechanism of the 2012 North Sumatra off West Coast Earthquake and Its Influences on Seismicity
MIAO Miao and ZHU Shou-biao.Seismogenic Mechanism of the 2012 North Sumatra off West Coast Earthquake and Its Influences on Seismicity[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2013,35(2):278-288.
Authors:MIAO Miao and ZHU Shou-biao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Keywords:2012 Sumatra Mw 8  6 earthquake  Strike-slip earthquake  Seismogenic mechanism  Static earthquake triggering  Seismic activity  Chinese Mainland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