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地震前发生的前震
引用本文:P.A.Reasenberg 啜永清 等.大地震前发生的前震[J].世界地震译丛,2002(1):1-17.
作者姓名:P.A.Reasenberg  啜永清
作者单位:[1]不详 [2]山西省地震局
摘    要:在时间间隔超过20年的两份全球地震目录里,选取所记录的浅源M≥6和M≥7主震以及M≥5的前震,计算了前震的发生率。当把它们各自的震级差范围作了归一化后,观测到的总比率与以前世界范围和区域范围的研究相似。把观测到的世界范围的比率同根据加利福尼亚小的和中等余震图象的普通地震成丛发生模型进行了比较。把余震模型推广到大主震前的中等前震的情况。总的来说,观察到的世界范围的前震比率超过了推广的加利福尼亚普通模型的2倍。发现由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区域构造所划分的地震子序列之间,前震比率有很大的有不同,逆断层地震的前震比率高于世界范围的平均值,而走滑断层地震的前震比率低于世界范围的平均值。在逆断层地震之中,大多数位于浅源消减带的地震有高的前震比率,而少数位于大陆的逆断层带地震有低的比率。这些差别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以前的地质调查发现在加利福尼亚(特别是南加利福尼亚)发生的逆断层为典型的低比率,而世界范围观测的主要是浅源消减带的地震,它们是多前震的。假设这是真的,那么加利福尼亚普通模型或许大大地低估了卡斯凯迪亚地区潜在(M≥7)前震之后发生特大(M≥8)地震的条件概率。在哈佛大学目录里,在已识别的前震-主震对中,震级差与观测范围的均匀分布一致。

关 键 词:前震  余震  震级  震源机制  地震  区域构造  逆断层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