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东长坑—富湾金银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引用本文:毛晓冬,黄思静,等.广东长坑—富湾金银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4):410-417.
作者姓名:毛晓冬  黄思静
摘    要:金银矿体位于同一矿田并共存在同一个构造破碎蚀变带内,严格地受控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C1z)和上三叠统小坪组(T3x)之间的滑覆构造破碎带,这一构造带也是C1z和T3x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围岩蚀变以硅化、粘土化和硫化物化为主。本文通过对金、银矿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认为金、银矿物来源是不同的;金可能来源于矿区周围的下石炭统梓门桥组地层,银则来源于粤西地区广泛分布的中一新元古代地层(云开杂岩和震旦系)。在对金、银矿体和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推断金、银成矿作用和围岩蚀变作用皆属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而非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关 键 词:金银矿床  下石炭统  梓门桥组  上三叠统  小坪组  中-新元古界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热液交代作用  广东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