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2年—2015年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
引用本文:海凯,王思远,涂平,杨瑞霞,马元旭,梁娟珠,刘卫华,吴林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2年—2015年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J].遥感学报,2022,26(6):1220-1235.
作者姓名:海凯  王思远  涂平  杨瑞霞  马元旭  梁娟珠  刘卫华  吴林霖
作者单位:1.福州大学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2;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编号: XDA190305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专题(编号:2019QZKK0204)
摘    要:土地覆盖变化影响局域的能源和水平衡,并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碳的净排放。基于欧空局气候变化倡议项目最新发布的1992年—2015年300 m分辨率的全球土地覆盖数据集,本文分析了1992年—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2年—2015年沿线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90.00×103 km2、57.97×103 km2和260.39×103 km2,森林、灌木、湿地和水体面积分别减少61.14×103 km2、34.22×103 km2、74.28×103 km2和44.41×103 km2。2000年—2015年与1992年—2000年相比,沿线土地覆盖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区域变化呈现了新的特征。东南亚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下降,森林面积减速上升,灌木面积减速下降明显;东亚区建设用地持续高速扩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森林面积减速明显下降,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中东欧区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明显下降,耕地面积减速上升;俄罗斯建设用地扩张持续缓慢,森林面积稳中有升,草地和灌木面积增速下降。分析进一步显示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是造成沿线国家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 键 词:遥感  土地覆盖变化  “一带一路”沿线  时空特征  驱动力
收稿时间:2019/6/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