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7年后香港经济展望(之三)——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前景
引用本文:书方.1997年后香港经济展望(之三)——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前景[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6(3):72-75.
作者姓名:书方
摘    要:随着1997年7月1日的临近,香港回归祖国已是历史的必然,港人、国人、世人,人心所向,这是什么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可以说,香港回归祖国昭示着中华民族这一页耻辱历史的结束,也是对100多年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而斗争的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的告慰。在此同时,香港作为世界上最成功、最繁华、开放度最高的自由港之一, 随着香港主权的收回, 她将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历史变局,改变原来的殖民地性质,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自由港。那么, 香港回归后,在“ 一国两制” 的特殊环境下, 如何保持香港经济现有的发展势头, 如何维持香港自由港的性质, 也就是如何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与其政治情势的发展一样受到港人、国人和世人的关注。众所周知, 支撑香港经济的不外乎是金融、对外贸易、制造业和航运业,俗称“四大支柱”。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香港早年已从“ 小渔村”高速发展成为港口设施先进、港口功能齐备、自由港条件优越的现代国际航运中心, 加上航运业对香港金融、对外贸易、制造业所起的带动作用, 从而形成了以港口航运业为龙头、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并由此确立了金融、对外贸易、制造业与航运业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一兴俱兴、一衰俱衰的“ 裙带”关系。香港通向世界各地的一条条航线紧紧连系着香港经济这艘“ 大船”,成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香港未来经济的生命线。所以, 当我们展望1997年后的香港经济发展大势时, 其航运业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 键 词:香港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