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未来北极夏季陆面气温变化区域特征及其与北大西洋海面温度的关系
作者姓名:吴雨子  胡舒涵  赵传湖  黄菲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A0607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061,42075024)
摘    要:未来变暖背景下北极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对北极气候变化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模拟结果,研究SSP2-4.5情景下21世纪北极2 m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极地陆地的欧亚大陆(Eurasia,EA)和北美-格陵兰(Greenland,GL)对全球变暖具有不同的响应。EA在21世纪中叶前变暖趋势显著,之后主要表现为年代际尺度的冷暖振荡;GL则始终保持增暖趋势。EA、GL分区气温均存在年际、年代际(10~20 a)尺度上的波动,GL分区还存在20~40 a的准周期变化。(2)前冬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会引起次年夏季北大西洋呈南北向“-、+、-”三极型海面温度异常,并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导致EA分区气温正异常,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年代际尺度上。(3)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为正异常时,北美至格陵兰位势高度偏高,GL分区增暖,并且这种影响在21世纪70年代后更重要;北太平洋北部的海面温度正异常对GL分区增温也有贡献。

关 键 词:北极  2  m气温  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  北大西洋  海面温度
收稿时间:2023/3/11 0:00:00
修稿时间:2023/4/2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