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华南地区新石器早中期动物骨中羟磷灰石的污染鉴别及机制——以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为例
引用本文:刘晓迪, 胡耀武. 华南地区新石器早中期动物骨中羟磷灰石的污染鉴别及机制——以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为例[J]. 第四纪研究, 2021, 41(1): 189-200.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1.01.17
作者姓名:刘晓迪  胡耀武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北京 100049; 3.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上海 200433; 4.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 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3008)资助
摘    要:

了解古代人(动物)骨羟磷灰石的污染,是对其开展C、O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其食物来源和栖息环境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在此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华南地区尚无报道,由此导致我们对此区域人群生存方式的变迁以及农业的产生与扩散等一些重要考古学问题,仍缺乏深入的了解。本文以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新石器早中期)出土的20例动物骨为研究对象,以10例现代骨为参照,对以上原始样品以及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并对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C、O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实现骨羟磷灰石的污染鉴别和探讨其机制。根据已发表数据和本研究10例现代骨的红外光谱及其指标(IRSF、CO3/PO4、FW85%),未经化学处理前的原始样品中,3例样品检测出明显的外源污染(方解石),剩余17例原始样品中仅余3例为未受污染样品。经预处理后,含方解石样品(n=3)红外谱图显示,其结构内仍有方解石残存;剩余17例不含方解石的样品中,12例样品的红外指标皆已符合现有标准(IRSF≤4.2和CO3/PO4≤0.6),样品可用数量显著提升。20例骨羟磷灰石的C、O稳定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显示,去污染样品与污染样品的δ13C和δ18O值存在明显差异,污染样品的同位素数据更多反映了埋藏环境对其的影响。骨羟磷灰石的污染机制可能主要与华南地区特有的石灰岩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由此,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出土骨样的预处理方法并挑选出未受污染的样品,是今后开展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必经之路。



关 键 词:华南地区   骨羟磷灰石   红外光谱   污染鉴别   C、O稳定同位素分析
收稿时间:2020-08-20
修稿时间:2020-10-29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