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阿拉伯地盾南部的年龄和演化
引用本文:Robert J.Fleck,Willam R.Greenwood,Donald G.Hadley,R.Ernest An-derson,Dwight L.Schmidt,卢祥生.阿拉伯地盾南部的年龄和演化[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2(1).
作者姓名:Robert J.Fleck  Willam R.Greenwood  Donald G.Hadley  R.Ernest An-derson  Dwight L.Schmidt  卢祥生
作者单位:美国地质调查所(Robert J.Fleck,Willam R.Greenwood,Donald G.Hadley,R.Ernest An-derson,Dwight L.Schmidt)
摘    要:阿拉伯地盾前寒武纪火山岩和深成岩的铷—锶法研究指出,在9亿和6.8亿年前之间,阿拉伯半岛有陆壳的早期发育。地质研究表明,克拉通内的岛—弧环境沿南北向或北西向轴,以具安山岩(闪长岩)岩浆活动、火山碎屑沉积、快速沉淀作用和同期变形为特征。沙特阿拉伯西部和西南部所见年龄为9—8亿度的最早深成岩是闪长岩到奥长花岗岩岩基。年龄为7.5—6.8亿年的较新岩石组分则从石英闪长岩到花岗闪长岩变化,这些组份在阿拉伯地盾的中南部和东部变得更多了。上述两组岩石的~(87)Sr/~(86)Sr初始值为0.7023到0.7030,平均为0.7027。沉积地层中硅铝质岩屑的缺失和岛—弧环境事件意味着板块和大洋岩圈之间,阿拉伯陆壳早期发育产生在会聚板块边缘上,随之发生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称之为汉志构造旋回。在阿拉伯和非洲东部,以泛非事件为代表的碰撞事件期间,阿拉伯为非洲元古宙板块所缝合,延伸到从6.5亿年前到至少5.4亿年,甚至可能到5.2亿年前。当9亿至5亿年期间,尽管俯冲作用和大陆碰撞作用在此板块会聚的简单板块构造模式为代表,根据泛非事件的年龄差异以及汉志造山运动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差异,支持了至少可划分为两个事件的看法。主要深成侵入作用时期的分布表明,汉志旋回期间,岩浆和构造活动轴是向东或向北东移动的。然而,泛非事件的花岗闪长岩到花岗岩深成作用说明它们随年龄并没有限定的地理变化,而且深成岩分布在整个阿拉伯地盾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