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原西山煤田新生代隆升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
引用本文:孙蓓蕾,曾凡桂,刘超,朱亚茹.太原西山煤田新生代隆升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J].地质学报,2017,91(1):43-54.
作者姓名:孙蓓蕾  曾凡桂  刘超  朱亚茹
作者单位:1)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24;2)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 030024,1)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24;2)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 030024,1)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24;2)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 030024,1) 煤与煤系气地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太原, 030024;2)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 0300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摘    要:位于吕梁山中段东缘的太原西山煤田不但是我国重要的炼焦煤基地,同时也是煤层气开发基地。多年开发实践表明该煤田煤层气分布非均质性强、无气-低产井比例高,因此理解控制该煤田煤层气分布的地质因素是预测富集高产区的基础。由于构造抬升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因此认识煤层生气高峰后的隆升史可以确定煤层气保存的关键时期。通过太原西山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标志层的5件砂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热历史模拟分析,结合前人在西山煤田西北部边缘及西部吕梁山中段核部前寒武基底地层的磷灰石热年代学数据,可以确定,该煤田在46±4~52±6Ma左右抬升退出磷灰石退火带,而核部前寒武基底地层则在早白垩世已抬升退出磷灰石退火带,吕梁山具有核部抬升早、边缘抬升晚的特点。自新生代以来,太原西山煤田经历了3个抬升阶段:48Ma以前的快速抬升,48±4~10±2Ma的缓慢抬升和10±2Ma以来的剧烈抬升,与前人获得的吕梁山存在缓慢抬升(120~65 Ma)、加速抬升(65~23 Ma)及强烈抬升(23 Ma以来)3个隆升演化阶段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表明吕梁山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隆升史。10Ma以后的剧烈抬升与晋中盆地成盆及快速堆积期相一致,它们具有盆山耦合关系,该阶段也是西山煤田煤层气保存的关键时期。

关 键 词:太原西山煤田  磷灰石裂变径迹  差异抬升  煤层气保存  吕梁山
收稿时间:2016/3/31 0:00:00
修稿时间:2016/10/18 0:00:00

Cenozoic Uplift History of the Xishan Coalfield and Constraints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ing
SUN Beilei,ZENG Fangui,LIU Chao and ZHU Yaru.Cenozoic Uplift History of the Xishan Coalfield and Constraints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ing[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7,91(1):43-54.
Authors:SUN Beilei  ZENG Fangui  LIU Chao and ZHU Yaru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