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示踪——硅同位素结合硅质阴极发光的应用研究
引用本文:刘显凡,倪师军,卢秋霞,金景福,朱赖民.滇黔桂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地球化学示踪——硅同位素结合硅质阴极发光的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1999,73(1).
作者姓名:刘显凡  倪师军  卢秋霞  金景福  朱赖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贵阳,550002,610059,610059,610059,贵阳,550002
摘    要:尽管对微细浸染型金矿的研究已有丰富资料,但在成矿流体和矿质的主要来源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不仅是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的深入,更是关系到该类型金矿找矿方向。本文以该类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采用硅同位素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对赋存于中三叠统、“大厂层”、上二叠统、下石炭统和印支期辉绿岩中的该类型金矿矿石和热液硅化石英与相应赋矿围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阴极发光下,原生硅化石英不发光,而围岩中的石英和次生硅化石英明显发光;与此对应,矿石和热液硅化石英与围岩的δSI值也可以明显分开,表现为:在中三叠统和“大厂层”赋矿地层中,前者在-0.1‰~0.4‰,后者(包括岩浆岩)在0.0‰~0.3‰;在上二叠统,下石炭统和印支期辉绿岩赋矿围岩中,前者在0.3‰~0.5‰,后者在-0.1‰~-0.2‰。上述结果均表明原生成矿硅质与围岩硅质的来源不同,由此揭示原生矿质并非围岩提供;此外,上述数据中,由矿石和热液硅化石英所代表的成矿硅质流体的δ~(30)Si值表现为由新地层(T_2和“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