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GNSS-R陆面遥感中反射信号的极化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吴学睿,李颖.GNSS-R陆面遥感中反射信号的极化特性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8):895-900.
作者姓名:吴学睿  李颖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基金项目: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物理模型的GNSS-R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研究”(编号:OFSLRSS201010);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NSS-R微波遥感海冰监测”(编号:201001011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车载微波辐射计测量数据和理论模型的农田辐射特征研究”(编号:41101333)资助
摘    要:GNSS-R是利用导航卫星的反射信号对海面或者陆面进行遥感的一种成本低、功耗小、时空分辨率相对较高的新型遥感手段。从机理上讲GNSS-R为双站雷达,以微波电磁散射模型为研究基础,对于右旋圆极化发射,右旋圆极化(RHCP)、左旋圆极化(LHCP)、H极化和V极化接收时,裸土和植被的散射特性进行了理论模拟。裸土散射特征的模拟采用镜像反射率模型和物理光学模型(PO)。对于植被部分,则采用镜像模型Spec-mimics(Specular-mimics)。在后向散射模型Mimics的基础上,加入散射角度(天顶角和方位角),同时修改由于散射角度加入而导致的相位矩阵、消光矩阵和地表反射矩阵、散射矩阵等,可以得到双站散射模型Bi-mimics。在其基础上,将角度设置为镜像,得到Spec-mimics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10°~70°的入射角范围内,接收为LHCP极化时,只有在大的入射角(小接收机仰角)下会有散射值。线极化(H极化和V极化)则在整个角度范围内都有响应。而V极化在此角度范围内动态响应最大。因此如果在小入射角时,采用LHCP天线接收地表反射信号,极化损失较为严重;线极化在该入射角度范围内均可接收到地表反射信号,V极化由于对角度响应较好,因此更有利于地物特征研究。该理论模拟对接收机天线的极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 键 词:GNSS-R  PO  Bi-mimics  Spec-mimics  极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