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盛军,孙卫,段宝虹,刘艳妮,曹雷,张弢.新疆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J].地质论评,2016,62(3):722-734.
作者姓名:盛军  孙卫  段宝虹  刘艳妮  曹雷  张弢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 710069;;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 710018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44)、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编号:2015KTCL01 09))的成果。
摘    要:为了探讨新疆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微米级X-CT扫描、恒速压汞等先进实验对研究区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尺寸分布、几何形态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探讨了研究区储层品质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微米级储集空间发育,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凝灰质溶孔为主,几何形态主要呈条带型;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微裂缝对储层的物性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的定量计算,压实过程孔隙度损失为20.31%,压实作用较强;早期、晚期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为11.54%;溶蚀作用使得储层孔隙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孔隙度增加6.24%。孔隙演化分析计算得出现今储层孔隙度与常规物性分析所得出的西山窑组平均孔隙度结果符合较好,误差仅为1.1%;综合考虑研究区储层物性、沉积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等因素进行储层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

关 键 词:新疆三塘湖盆地  牛圈湖区块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收稿时间:2015/5/14 0:00:00
修稿时间:2016/3/2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