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Ⅰ): 植被和雪盖
引用本文:金会军,孙立平,王绍令,何瑞霞,吕兰芝,于少鹏.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Ⅰ): 植被和雪盖[J].冰川冻土,2008,30(4).
作者姓名:金会军  孙立平  王绍令  何瑞霞  吕兰芝  于少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青海省地方铁路办公室,青海,西宁,810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础人才培养基金冰川学冻土学特殊学科点特殊人才项目
摘    要:青藏高原冻土区地温既受海拔、纬度和经度(干燥度)区域地带性规律控制, 同时它又受植被、雪盖、砂层、 水被和地质构造等局地因素的显著影响. 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在不同域值条件下, 它可增高或降低地温. 地温随植被覆盖度减小而逐渐增高, 但覆盖度减到0~20%时, 地温反而降低. 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和腹部的高山区, 冷季降雪多, 很多地段为稳定积雪区, 雪盖厚, 持续时间长, 对浅层地温起保温作用;而高原腹部的高平原、河谷和盆地冷季降雪较少, 雪盖薄, 持续时间较短, 一般保温作用微弱. 当雪盖厚度超过20 cm以后, 保温作用即开始增强;在暖季因积雪存在时间短, 雪盖薄, 短期内对浅层地温起冷却作用. 总之, 每种局地因素迫使地温向相反方向转化阶段是一个区间值, 为渐变过程. 随时空尺度变化, 局地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 有些地段, 几种局地因素共同作用, 加上活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的影响, 使地温的时空分布和局地因素对其影响或控制变得错综复杂. 因此, 研究和预测地温特征和变化趋势, 需要在监测植被和积雪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 验证和优化.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地温  植被  雪盖  双重影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