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饵料中的铜对中国对虾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发义,梁德海,孙凤,李荷芳,兰信.饵料中的铜对中国对虾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0,21(5):404-410.
作者姓名:刘发义  梁德海  孙凤  李荷芳  兰信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刘发义,梁德海,孙凤,李荷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兰信)
摘    要:于1986年7—9月进行了饵料中不同浓度的铜对中国对虾生长和肝胰脏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以及铜在肝胰脏中的积累和亚细胞分布的研究。用花生饼、鱼粉、玉米面、白薯面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加入硫酸铜,制成含有不同铜浓度的饵料,在水族箱中饲喂对虾。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铜浓度的增加,对虾生长率先上升,而后又降低,当铜浓度为53和78mg/kg时,对虾增长率最高。实验虾肝胰脏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随着饵料中铜浓度的增加,也是先增加后降低,当铜浓度为53mg/kg时,其比活性最高。对肝胰脏中的铜含量测定发现,当饵料中的铜浓度高于53mg/kg时,铜会在肝胰脏中大量蓄积。根据上述结果,认为饵料中的铜含量以53mg/kg为宜。肝胰脏中铜的亚细胞分布的研究表明,细胞液中的小分子含铜络合物与铜在该组织中的蓄积有关。

关 键 词:饵料    中国对虾  对虾  影响

EFFECTS OF DIETARY COPPER ON THE PRAWN PENAEUS ORIENTALI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