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北大核心CSCD
作者姓名:张春阳  李正泉  肖晶晶  周良女  方贺  张立波  张含
作者单位:1.衢州市气象局,浙江衢州 3171002.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杭州 3100273.浙江省气候中心,杭州 3100524.绍兴市气象局,浙江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5027,浙江省气象科技计划项目2018QN06、2020ZD09、2020YB04、2021YB07、2021YB28,衢州市科技计划指导项目2019034
摘    要:基于1981~2020年ERA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采用通用热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UTCI)计算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生理热响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近4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体无冷热胁迫气候条件的出现频率约为43.77%、热胁迫和冷胁迫出现频率分别约为22.42%和33.81%,其中,显著热胁迫和显著冷胁迫出现频率分别约为8.38%和1.58%;在空间分布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无冷热胁迫气候条件的出现频率总体表现为南多北少地带性分布,兼有山区多平原少、沿海多内陆少分布特征,显著热胁迫主要出现在皖西和皖南的平原以及浙江的嘉绍平原和金衢盆地,显著冷胁迫主要出现在苏北、皖北和舟山以北的沿海岸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UTCI值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由1981~1990年13.83℃增加至2011~2020年14.75℃,人体生理热响应表征为冷胁迫减少、热胁迫增加、无冷热胁迫基本不变,春季无冷热胁迫时长的增加基本抵消了夏季无冷热胁迫时长的减少。

关 键 词: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  ERA5  资料  冷热胁迫  气候指数  长江三角洲
收稿时间:2021-08-2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