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升降轨Sentinel-1A时序InSAR的中川国际机场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引用本文:陈有东,张立峰,何毅,王文辉,杨旺.升降轨Sentinel-1A时序InSAR的中川国际机场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22,30(3):803-816.
作者姓名:陈有东  张立峰  何毅  王文辉  杨旺
作者单位:①.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兰州 730070,中国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9M660092XB甘肃省教育厅项目2019A-043甘肃省交通运输厅项目2020-11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基金2017002兰州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创新项目基金项目2020055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平台201806
摘    要:可靠地监测基础设施的形变对于评估其结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川国际机场为研究区,基于46景升轨和45景降轨Sentinel-1A雷达影像,使用SBASInSAR和PSInSAR技术获取了中川国际机场2017年3月27日至2020年3月23日、2017年3月20日至2020年3月28日的地表形变速率以及时序位移量,并采用内、外部检验的方式对4种监测结果进行了评定。同时结合相干性系数均值、直方图统计、形变速率方差及其标准差,选取最理想的形变结果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分析了中川国际机场地表形变的成因。结果表明:4种形变结果总体较为一致,不同轨道模式数据采用同种时序InSAR技术所得监测点的方差和标准差较为接近,同种轨道模式数据采用不同时序InSAR技术的形变结果略有差异,SBASInSAR相比PSInSAR的监测结果更为稳健。中川国际机场存有零散的沉降区,机场西南角的形变最显著,最大的垂直沉降速率达11 mm·a-1。中川国际机场的地表形变与道路网、内部扩建等人为因素有关,地层界线与机场内部形变不直接相关,地表沉降区与岩性关联紧密。在进一步推进中川国际机场建设的同时,应避免过度人为活动带来的消极影响。研究结果以期为中川国际机场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灾害防治提供指导意见与相关信息。

关 键 词:形变监测    时序InSAR    升降轨    中川国际机场    成因分析
收稿时间:2020-11-20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