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沿岸上升流数值研究Ⅱ.台湾海峡上升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颜廷壮,李鸿雁,俞光耀.福建沿岸上升流数值研究Ⅱ.台湾海峡上升流的三维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1997,19(5):12-19.
作者姓名:颜廷壮  李鸿雁  俞光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摘    要:用有限差分法结合新sine-σ坐标变换和三次样条函数性质,建立了适用于台湾海峡上升流计算的三维数值模型.为考察海峡内潮、风、北上的海峡暖流和地形等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结果表明,潮的非线性效应对海峡内上升流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潮流和海峡暖流的存在是台湾浅滩上升流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非季风期福建沿岸上升流形成之主因.西南季风盛行期,福建沿岸上升流得以加强,范围扩大,台湾浅滩上升流中心位置南移;东北季风期,福建沿岸上升流在上、中层基本消失,但海坛岛和东山岛近岸下层仍有上升运动存在,台湾浅滩上升流出现范围向北扩展.由于东北风的连续吹刮,台湾西岸亦出现了范围较窄的上升流迹象.计算还表明,海峡内各上升流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风对海峡内上升流的中、上层结构起主导作用,而潮和海峡暖流则对中、下层上升流的形成起支配作用,因而导致上升流垂向结构的上下异性.

关 键 词:上升流    形成机制    风、潮混合    台湾暖流    台湾海峡
收稿时间:1996/3/18 0:00:00
修稿时间:1996/12/1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