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中暴雨MCSs演变及形成机理
引用本文:张艳霞,蒙伟光,戴光丰,李春晖.台风“凡亚比”登陆过程中暴雨MCSs演变及形成机理[J].热带气象学报,2015,31(4):433-443.
作者姓名:张艳霞  蒙伟光  戴光丰  李春晖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80,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80,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80,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80
摘    要:利用大尺度和TBB资料得出1011号台风“凡亚比”环流背景中出现连续性暴雨的大尺度环境概况和主要MCSs活动情况,发现高低空辐散辐合配置的动力结构及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和丰富的水汽,为暴雨的发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连续性暴雨过程中主要有三个MCSs活动,其中9月20—21日的MCSs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最强。因此,通过观测资料讨论了该MCSs发展演变的特征及基于大尺度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探讨了其发展演变的机制。结果发现,该MCSs形成、发展、成熟至减弱阶段都处在台风的外围环流中,其中心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约300~350 km处的左前方;从大尺度资料的分析可见,上升运动加强,水汽输送充足,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大,不稳定能量的稳定累积及中低层西侧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MCSs组织发展。进一步从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发现,MCSs东、西及北侧的温湿梯度相向发展形成的能量锋区为MCSs的组织发展提供了环境条件和能量,该能量锋区形成于东西两侧温度和湿度梯度的差异,东侧受热带低压登陆降水引起降温增湿,而西侧和北侧受台风外围偏西气流和青藏高原热源共同作用增温减湿。此外,西侧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也有利于该锋区的存在和维持,更有利于MCSs的发展。正涡度的增长和0~6 km垂直风切变大值区的配合,为MCSs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关 键 词:台风环流  连续性暴雨  MCSs  数值模拟  机理

THE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AINSTORMS MCSS DURING TYPHOON FNANPI LAND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