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北康盆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控制因素探讨
引用本文:陈爱华,徐行,罗贤虎,廖开训,彭登.南海北康盆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控制因素探讨[J].地质学报,2017,91(8):1720-1728.
作者姓名:陈爱华  徐行  罗贤虎  廖开训  彭登
作者单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760,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760,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760,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760,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760
摘    要:热流是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估算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数据。南海实测热流数据虽然多,但分布不均。为深入认识北康盆地的热流特征,本文首先利用北康盆地获得的实测热流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绘制了北康盆地热流分布图;根据热流和地温梯度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北康盆地热流异常区的成因机制,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北康盆地热流分布主要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北康盆地热流变化范围为43.0~115.0mW/m~2,平均为76.8±21.7 mW/m~2;地温梯度变化范围为49.0~133.1℃/km,平均地温梯度为82.2±22.4℃/km。热流整体偏高,具有西高东低,南部高、东南部热流最低的热流特征,且在盆地西北部具有明显的热流异常。分析认为:(1)热流异常区中B区是由于海底高导层埋深影响,A区和C区是由海底流体渗漏区的地下水循环导致热流异常,推测A区为补给区,C区为排泄区;(2)北康盆地热流分布明显受构造作用的控制。西北部及南部受廷贾断裂控制,而东南部为古俯冲带及古洋陆过渡带,西高东低的热流分布特征还与盆地经历的3次快速沉降作用有关,但北康盆地拉张的构造背景引起整体热流值偏高。这对北康盆地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北康盆地  海底热流  地温梯度  流体渗漏区  拉张  南海

Heat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Baikang Basin in South China Sea
CHEN Aihu,XU Xing,LUO Xianhu,LIAO Kaixun and PENG Deng.Heat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Baikang Basin in South China Sea[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7,91(8):1720-1728.
Authors:CHEN Aihu  XU Xing  LUO Xianhu  LIAO Kaixun and PENG Deng
Abstract:
Keywords:Beikang basin  seafloor heat flow  geothermal gradient  fluid seep area  stretching  South China Sea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