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半岛第三纪基性火成岩He-Ar同位素与岩浆起源
引用本文:汤华云,郑建平,陈红汉,叶先仁.山东半岛第三纪基性火成岩He-Ar同位素与岩浆起源[J].中国科学D辑,2007,37(4):451-459.
作者姓名:汤华云  郑建平  陈红汉  叶先仁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摘    要:应用高温熔融样品释气和静态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 测定了山东半岛济阳盆地及其周边山旺和栖霞第三纪基性火成岩的He-Ar同位素组成. 结果表明: 古近纪的盆地火山岩和辉绿岩4He丰度变化较大, 为(73.70~804.16)×10−8 cm3 STP·g−1, 3He/4He比值(0.374~2.959 Ra)低于MORB但明显高于大陆地壳值; 新近纪碱性玄武岩4He丰度为(42.34~286.72)×10-8 cm3 STP·g−1, 具有“陆壳型”的3He/ 4He比值(0.013~0.074 Ra). 样品还有略高于大气的40Ar/36Ar比值(395.4~1428.3), 反映着大气型Ar的混染主要发生在地幔源区. 基性火成岩低的3He/4He比值主要与样品中放射性4He富集有关, 但富集的放射性4He主要还是继承了地幔源区的特点, 说明样品的He-Ar体系可解释为地幔源区MORB型、大气、富放射性4He组分的三端元混合, 由此揭示山东半岛第三纪基性火成岩所反映的地幔源区总体具有低于MORB的He同位素比值. 这样的He-Ar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东部新生代以碱性玄武岩为主的火成岩不是地幔柱活动产物, 而是叠加了不同程度富集地幔组分(EMI)的亏损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

关 键 词:He-Ar同位素  第三纪基性火成岩  软流圈  山东半岛  
收稿时间:2006-10-17
修稿时间:2006年10月1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