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东石浦组叠层石-虫管生物礁灰岩地层的年龄与沉积相
引用本文:钱迈平,张宗言,余明刚,马雪,姜杨,邢光福,丁保良,陈其奭.浙东石浦组叠层石-虫管生物礁灰岩地层的年龄与沉积相[J].地层学杂志,2015(2):169-187.
作者姓名:钱迈平  张宗言  余明刚  马雪  姜杨  邢光福  丁保良  陈其奭
作者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121099,12120113065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1002024)资助
摘    要:浙江东部象山、三门及新昌一带断续出露一套石浦组的叠层石-虫管生物礁灰岩,长期以来对其的时代、成因及形成环境存在很大争议。根据对其中火山岩夹层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生物礁灰岩之下的流纹斑岩的年龄值为117.80±2.20 Ma,生物礁灰岩夹层玄武岩年龄为116.05±0.99 Ma。因此,这套生物礁灰岩约形成于约116 Ma早白垩世Aptian期。其O/C同位素测定的计算结果是:Z=70.273~79.565,远小于120,是典型的陆相湖泊形成的碳酸盐岩。在岩石地层上,石浦组为双峰式火山岩—湖相碎屑岩—生物礁灰岩透镜体组合,在区域上可与馆头组双峰式火山岩—河流湖泊相碎屑岩—泥灰岩透镜体组合对比,但因靠近火山口,所以沉积相有所不同。造礁生物以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龙介科(Serpulidae)管栖蠕虫为主,还有部分可能为缨鳃科(Sabellidae)管栖蠕虫的蜂巢状虫管化石。蓝细菌形成的叠层石形态类型包括:大型层状叠层石Stratifera undata、小型团块状叠层石Nanxiongella formosa、微型柱状叠层石Pseudogymnosolen multiblast及大型穹隆状叠层石Cryptozoon proliform等;龙介科虫管有孤立生长的Sinoditrupasp.及成簇生长的Acerrotrupasp.等。当时所处的环境主要为火山活动频繁的破火山口湖,以及临近火山口的火山洼地湖泊,一度具有通海潮汐水道。在具有通海潮汐水道时期,其古地理环境为深入陆地的峡湾潮坪环境,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夹少量潮汐携带来的海相生物碎屑。

关 键 词:生物地层  叠层石  虫管  生物礁  石浦组  早白垩世  象山  浙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