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油中固体碎屑或干酪根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姚素平,张景荣,金奎励.原油中固体碎屑或干酪根的检出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D辑,1997(1).
作者姓名:姚素平  张景荣  金奎励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210093 (姚素平,张景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北京100083(金奎励)
摘    要:直接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原油,并发现了原油中存在类型十分丰富的固体碎屑,原油中所含的固体碎屑绝大部分来源于生成原油的源岩.二次运移过程中混入原油的杂质只占原油固体碎屑的很少一部分,它不是原油中的固体碎屑的主要来源.因此,原油中的固体碎屑的成分和组合直接反映了源岩的性质.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侏罗系原油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固体碎屑组合:一种原油是含有大量的煤显微组分碎屑,这种原油可能与侏罗纪煤系形成的煤成油有关;另一种原油是含有以藻类体残渣为主的固体碎屑,这种原油可能与煤系之下二叠系的湖相地层有关.此外,CLSM下检出并测定的碎屑镜质体的反射率也可作为追溯油源关系的依据之一.

关 键 词:有机岩石学  油源对比  显微组分  煤成油  固体碎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