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中生代流纹岩—粗面岩组合与热液型铀矿研究新进展
引用本文:巫建华,解开瑞,吴仁贵,郭国林,刘帅.中国东部中生代流纹岩—粗面岩组合与热液型铀矿研究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12).
作者姓名:巫建华  解开瑞  吴仁贵  郭国林  刘帅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流纹岩—粗面岩组合的成因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编号:41372071);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项目“中国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研究”(编号:中核地计[2008]74号)资助
摘    要: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热液型铀矿分布广泛。空间上,自北而南可划分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冀北—辽西、长江中下游、赣杭、武夷山区和东南沿海7个火山岩带和满洲里—额尔古纳、扎兰屯、伊春、沽源—红山子、青龙—兴城、庐枞—栖霞、赣杭和武夷山8个铀成矿带或铀成矿远景带;时间上,从早到晚可划分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6个不同时期的岩石组合,其中早白垩世早期高钾钙碱性流纹岩—碱性粗面岩组合与已知铀矿关系密切,高钾钙碱性流纹岩能为浅成低温成矿系统提供铀,碱性粗面岩可能是深源高温成矿系统富铀碱性成矿流体的开路先锋。

关 键 词:流纹岩—粗面岩组合  热液型铀矿  早白垩世早期  中国东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