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东部的多重拱弧地震构造*
引用本文:杨文采,陈志德.中国东部的多重拱弧地震构造*[J].中国科学D辑,2005,35(12):1120-1130.
作者姓名:杨文采  陈志德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2. 大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16371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03CB716505)共同资助
摘    要:对大陆科学钻探孔区小尺度拱弧反射的标定表明, 由于地壳中存在基性岩体或其他侵入体是常见的现象, 上拱弧形反射是常见的, 并不都属于多重地震拱弧构造. 多重地震拱弧构造由多个上拱弧形反射组成, 至少有两个拱弧反射同时在上地壳和下地壳出现. 在上地壳弧形反射体附近有侵入体伴生, 这些侵入体(其中包体除外)的稀土元素分布无明显的负铕异常. 根据典型地震剖面的分析, 目前至少可识别出以下3种类型的多重地震拱弧构造, 第1种类型为简单的垂直组合型, 出现在中新生代裂谷带两侧, 可能是向上侵位的通道不通畅时幔源岩浆由下向上的逐步分异的产物. 第2种称为弥漫型的多重岩浆拱弧构造, 一般位于中新生代的裂谷盆地中, 由于盆地的多次扩张伴随着玄武岩浆的侵位, 形成了许多拱弧反射体. 第3种称为花束型的多重地震拱弧构造离裂谷区较远, 与幔源玄武岩浆的快速渗入上地壳有关

关 键 词:深反射地震  地震组构  多重拱弧构造  幔源岩浆作用  中国东部
收稿时间:2005-06-20
修稿时间:2005年6月22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