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易门三家厂铜矿床的成矿年龄、物质来源及成因:兼论"康滇地轴"新元古代铜成矿作用与Rodinia大陆裂解的关系
引用本文:刘玉平,李正祥,叶霖,刘家军,李朝阳,王奖臻.易门三家厂铜矿床的成矿年龄、物质来源及成因:兼论"康滇地轴"新元古代铜成矿作用与Rodinia大陆裂解的关系[J].矿物学报,2007,27(Z1):290-291.
作者姓名:刘玉平  李正祥  叶霖  刘家军  李朝阳  王奖臻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2. Department of Applied Geology,Curin.University of Technolgy,Bentley WA6102
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37
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5.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2-101,KZCX2-YW-111),中国科学院留学基金项目(2003023)
摘    要:引言杨子地块西部的"康滇地轴",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冉崇英等,1990;黎功举等,1995;李朝阳等,2002),产出了拉拉、东川、易门、大红山等大型-超大型矿床.由于长期缺少高精度年代学和有效的同位素示踪数据的支持,对这些矿床的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应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测定易门铜矿床矿石的形成年龄,通过矿石的Os、Sr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进而讨论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康滇地轴"新元古代铜成矿作用可能与Rodinia大陆裂解有关.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