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额尔齐斯南侧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变迁史
引用本文:梅厚钧,杨学昌,王俊达,于学元,刘铁庚,白正华.额尔齐斯南侧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变迁史[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1(3).
作者姓名:梅厚钧  杨学昌  王俊达  于学元  刘铁庚  白正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摘    要:阿尔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之间,西起乌伦古湖,东到中、蒙边界的狭长地带,主要出露上古生界地层。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准噶尔微板块的北部,暂称“加波萨尔岛弧带”。该带北以北西西向的额尔齐斯大断裂为界,以北是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南边以北西西向的乌伦古大断裂为界,以南是卡拉麦里岛弧带。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研究结果,结合本地区古地磁初步结果,可以追踪早泥盆世到早二叠世的火山活动的构造环境变迁过程,并可得出北部边缘出露的富含硫化铜镍矿的喀拉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