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引用本文:雷鸣宇,崔一飞,倪钧钧,李尧.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机理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21,29(3):786-797.
作者姓名:雷鸣宇  崔一飞  倪钧钧  李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中国;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香港999077,中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41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72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904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9043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904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3
摘    要:火后泥石流由起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和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由于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多发生于火灾后的前两年,水土流失严重,灾害效应明显,因此,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然而,对于火灾较长时间后发生的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现有研究相对较少,这制约了人们对于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起动条件和起动机理的认知。与表面径流型火后泥石流相比,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根-土强度的退化导致。因此,定量测定火灾后根和土强度的衰减,是了解浅层滑坡型火后泥石流机理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的火后浅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针对未火烧、火烧后3年及火烧后9年的马尾松进行根系数量统计、根系极限抗拉力测试、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测试及对不同火烧后时间的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火后根系数量、极限抗拉力随火后时间而递减。由于火灾造成植被死亡根系腐烂,土中产生大孔隙,使得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下降,进而造成降雨条件下的浅层滑坡的起动。研究成果解释了火灾后数年内浅层滑坡-泥石流的起动机理,为滑坡型火后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了数据支撑。

关 键 词:火后浅层滑坡-泥石流  根系腐烂  土体强度  边坡稳定性系数  灾害起动机理
收稿时间:2020-08-0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