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晚泥盆世晚期“阶”和“亚阶”的划分与对比
引用本文:季强,王旭日.中国晚泥盆世晚期“阶”和“亚阶”的划分与对比[J].地质学刊,2015,39(2):171-180.
作者姓名:季强  王旭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陆相地层划分对比及海相地层阶完善”(1212011120142)
摘    要:简要回顾了中国晚泥盆世晚期地层“阶”和“亚阶”划分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划分的基本原则,即在全球性或大区域性关键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事件研究的基础上,“阶”和“亚阶”的底界应置于地质事件之后某一或某些主导生物门类谱系演化的分支点上,且以主导生物门类的某一新分子在谱系中首次出现来定义.根据地层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拟将中国晚泥盆世晚期地层分为2阶:锡矿山阶和邵东阶.锡矿山阶可分为冷水江亚阶(亚阶Ⅰ)和新化亚阶(亚阶Ⅱ),邵东阶又可分为邵阳亚阶(亚阶Ⅲ)和新邵亚阶(亚阶Ⅳ).冷水江亚阶的底界与锡矿山阶的底界相一致,也与国际上法门阶的底界相一致,以牙形类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的首次出现为标志;新化亚阶的底界以牙形类Palmatolepis rhomboidea的首次出现为标志;邵阳亚阶的底界与锡矿山阶的顶界和邵东阶的底界相一致,以牙形类Palmatolepis rugosa trachytera的首次出现为标志;新邵亚阶的底界以牙形类Bispathodus aculeatus的首次出现为标志,顶界与邵东阶的顶界相一致,也与国际泥盆系一石炭系界线一致,以牙形类Siphonodella sulcata的首次出现为标志.

关 键 词:晚泥盆世  法门期  锡矿山阶  邵东阶  中国
收稿时间:2015/4/25 0:00:00

On the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late Upper Devonian Stages and Substages in China
JI Qiang.On the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late Upper Devonian Stages and Substages in China[J].Jiangsu Geology,2015,39(2):171-180.
Authors:JI Qiang
Abstract:
Keywords:Late Devonian  Famennian Stage  Xikuangshanian Stage  Shaodongian Stage  China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