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陇东地区齐家文化时期木炭化石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李虎,安成邦,董惟妙,王树芝,董广辉.陇东地区齐家文化时期木炭化石记录及其指示意义[J].第四纪研究,2014(1).
作者姓名:李虎  安成邦  董惟妙  王树芝  董广辉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1051);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批准号:2013BAK08B02)共同资助
摘    要:探讨人与植物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木炭分析是研究人类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对陇东盆地内3个齐家文化时期遗址出土木炭进行分析,研究史前人类对木材的利用状况以及遗址周边的植被状况。结果显示:栎属的出土率为100%,百分含量也最高,是当时人类用作薪柴的最主要的来源;梨属、枣属、樱属等果树的出现反映出史前人类采集遗址周边的野生植物资源作为食物。木材的收集活动发生在遗址周边,影响人类收集木材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各树种在植被中的丰度。一些亚热带树种的出现显示当时的气候条件可能比现在暖湿。

关 键 词:陇东  木炭大化石  齐家文化  木材  利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